保險套 內容詳情
保險套行業概況及現狀
 保險套 2014-10-30 15:24:48

  近些年來,各種各樣的保險套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國內市場,讓我們見證著性文化的高度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也跟著趨於多樣化。那麼,國內保險套市場狀況如何呢?

  如今,國內保險套市場可謂蓬勃發展,日趨豐富化、成熟化,更多的產品相繼推出,以滿足人們不同的理性或者感性訴求。從2006年開始,國際安全套品牌紛紛加速新品在中國落地。不論是2000年乘著超薄潮流進入中國的岡本,還是2006年才被引入的法國品牌瑪尼仕,加上早已在中國本土占據領先者地位的杜蕾斯,都在這一兩年內將各自投放在國際市場上的多功能產品悉數在中國推出。現在,中國已有1000多個安全套品牌。安全套的進口也在逐年增長。進口安全套主要來自英國、美國、日本、瑞典、馬來西亞、韓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共有30多個品牌、120多種包裝規格。譬如,如果你想嘗試某種水果滋味的話,至少有五六種高端安全套牌子可以讓你挑選。

  目前,國內市場具有競爭力,且知名度和覆蓋率較高的主要是杜蕾斯、傑士邦品牌。另外我們了解到,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等19個中國大城市的居民平均每人每月使用6.5個安全套。其中,月人均用量最大的是武漢,為8.2個,其次是海口和成都,分別是7.8個和7.7個。用量最少的則是北京,為5.5個,杭州和南京更次之。上海、廣州等大型中心城市的安全套月使用量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調查數據表明:北京、上海等地市民對愛滋病常識的了解和安全套的避孕防病功能的認知水平都居於全國前列,但並沒有將這種認知貫徹到行動中,並沒有在性生活中充分使用。

  機 遇 與 挑 戰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必然造成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新的市場環境給所有安全套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 有利條件

  1、入世後,天然膠乳已取消進口配額,降低關稅,有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目前,泰國、馬來西亞生產的乳膠質量較國內生產的乳膠質量好,扣除關稅因素後,價格較國產乳膠價格低,好處不言自明。同時,安全套生產用的其它進口原輔(化工)材料、包裝材料也會因降低關稅稅率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2、具有比較優勢,有利於安全套產品出口。加入WTO後,國外對中國壁壘減少,有利於安全套產品的出口。由於安全套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低,產品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與發展中國家相比,國內的安全套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中國安全套現有近三分之一出口,多數執行ISO4074-2002標準及WHO規範。據海關統計,2002年國內安全套出口到68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桂林高邦已成為聯合國人口基金的安全套六個主要國際供應商之一,該企業超過50%的產品出口世界各國。

  3、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世界範圍內的控制人口增長的要求,將長期執行下去。由於我國未簽署《馬拉喀什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附件4「諸邊貿易協議」中《政府採購協議》,因此國外企業不能參加我國的政府採購活動,為我國的企業留出了市場份額。另外,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知情選擇」的擴大,計劃用安全套的需求量將不斷提高。

  4、安全套目前仍然是預防性病、愛滋病傳播的首選用品。全球的愛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總人數已達4000多萬,死亡300多萬。我國的愛滋病感染者已達100萬。治療愛滋病至今尚無特效藥,且治療費用昂貴。愛滋病的三種傳播途徑今後將主要是性傳播,而正確使用安全套是預防性病、愛滋病通過性傳播的最有效的措施。中國目前人均安全套消費2隻多一點,而南非共和國人均高達10隻,且主要為免費提供。現在,在中國預防愛滋病的宣傳活動是外國機構比中國機構活躍,民間組織比政府組織積極。中國政府在經過「非典」之後正進行反思,正視愛滋病並積極採取行動是必然趨勢。據有關專家預測,國內安全套市場潛力在100億隻以上。全球的安全套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趨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5、國家將加強安全套的市場監管,有利於企業公平競爭。最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將安全套列為重點監管產品,並於2003年4月在桂林召開了由部分生產廠家參加的專門會議,提出了加強安全套生產監督管理的具體辦法。加大市場抽查監督力度,必將為規範市場秩序起重要作用。另外,從2003年8月1日起實行的產品強制認證,安全套產品也屬強制認證產品之一,為規範進入市場的安全套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有利於企業間的公平競爭,促進安全套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二)不利因素

  1、加入WTO後,市場競爭多元化。1998年,英國倫敦國際公司與青島雙蝶集團合資在中國本土生產杜蕾斯(Durex)牌安全套,開始占領中國安全套的高端市場。近年來進口的一些日本、美國、德國的安全套,利用部分消費者崇拜進口產品的心理,在國內也形成了一定的消費群體。雖然數量不大,但已開發國家具有資金優勢和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有較強的增長性。而東南亞各國的產品具有原材料天然膠乳產地的價格優勢,以及好的管理機制,勞動效率相對國內企業要高。一方面,他們通過中國的包裝商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在參與國際投標方面是中國企業的勁敵。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解決國內的就業問題,正在建立安全套生產線,並制訂了保護民族工業的政策,對我國安全套參與國際投標不利。中外合資企業,東南亞國家的安全套企業,將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招標和國內市場銷售的主要競爭對手。

  2、國內主要生產商規模相差不大,缺乏知名品牌。儘管國內一些企業的安全套產品的實物質量同已開發國家產品相比相差無幾,但由於國內的包裝設備、包裝材料、包裝設計、包裝技術相對較差,所以包裝後的產品給人的印象與已開發國家的產品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內安全套廠家原來大部分是國家投資興建的,開始的時候產品主要由國家定點採購,計劃色彩濃厚。當計劃外需求逐步形成市場的時候,企業反應遲緩,被一些貼牌商抓住了機遇,有的貼牌商的貼牌品牌比生產企業的高,造成消費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定點企業自己則沒有主動進入市場。由於計劃內訂貨靠平衡,計劃外貼牌拼「價格」,造成企業產銷規模相差不大。儘管現在有的企業已開始做創品牌工作,但由於起步較晚,至今沒有形成國內的強勢品牌。

  3、政府監管一時難以到位,有序競爭還需時日。國家藥監局和認監委開始重視安全套的監管,但由於政出多頭,市場「四亂」的存在,在近期內是難以奏效的。再加上對生產企業的條件缺乏統一的標準,而發放許可證的權限又在省級,既無技術又無管理的私營企業紛紛上馬,必然造成不平等競爭,給原來就十分脆弱的價格體系造成更大的衝擊。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行業自律更難以為繼,造成行業生產虧損,反過來又會導致技術改造困難,產品升級緩慢,產品質量也無法有效保障,最終走向惡性循環。

  4、主要生產企業體制陳舊,機制不活,嚴重製約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由於歷史的原因,國內生產安全套的主要企業大多為國有或集體企業,少數進行了內部改制和資產重組。企業歷史負擔沉重,基本上還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決策、經營、監督「三位一體」的新體制。這些企業在管理、用人、分配、經營理念等領域存在先天不足,無法與國外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私營企業相比。企業獲取信息的手段相對落後,信息網絡資源相對不足。由此可見,由於企業體制的原因,將制約國內安全套的競爭力。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質量管理亂。目前,各生產企業雖然都已獲得各種質量體系的認證,但是並不是所有企業的生產質量控制都很到位。個別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將不合格的產品低價銷售給一些貼牌商,造成市場上產品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給消費者身心健康帶來隱患。

  二是產品價格亂。同樣數量(10隻裝或12隻裝)的產品,價格高者達50-60元/盒,價格低的一盒僅賣幾元錢。在出口上,存在著企業之間惡性競爭、互相壓價的狀況。

  相關保險套行業市場現狀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保險套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熱門推薦

保險套相關研究報告
保險套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