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能源結構向清潔化轉型,聚變能因高效無污染成為重點開發方向,其核心設備對極端環境下的結構材料提出嚴苛要求。特種不鏽鋼行業作為聚變裝置關鍵構件的核心材料,需同時滿足高溫加工穩定性與極低溫力學性能,而大壁厚弧形不鏽鋼鍛件的製造長期面臨晶粒控制難、成形精度低等挑戰。2025年,一項融合 「動態再結晶調控」 與 「近淨成形」 的創新技術實現突破,使弧形不鏽鋼鍛件在4.2K極低溫下仍保持優異性能,為高端不鏽鋼製造提供了全新方案。以下是2025年不鏽鋼行業技術分析。
聚變裝置環向場線圈盒用弧形鍛件採用控制氮含量的 316LN 不鏽鋼製備,其化學成分嚴格管控(見表 1),其中鉻含量 16.00~18.50 wt%、鎳含量 10.00~14.00 wt%、鉬含量 2.00~3.00 wt%,氮含量控制在 0.15~0.22 wt% 以提升低溫強度。這種不鏽鋼雖具備耐高溫、耐腐蝕特性,但製造過程中面臨雙重核心難點。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不鏽鋼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鍛造及性能控制方面,不鏽鋼熱加工溫度與變形不均易引發應力集中,高溫塑性窗口窄,工藝偏差即可能產生裂紋;變截面板坯變形量差異會導致晶粒大小與析出相分布不均,且不鏽鋼晶粒細化不可逆,無法通過熱處理調控,需依賴鍛造動態再結晶機制,其 Zener-Hollomon 參數需滿足Z=ε˙exp(RTQ)>1.2A~1015s−1才能抑制粗晶。在成形控制方面,鍛件弧長 2.5 m、弧度近 90°,若採用厚板坯機加工成形,厚度需近 1 m,不僅無法實現近淨成形,還存在鍛不透、性能不均與材料浪費等問題。
針對製造難點,創新採用 「直板鍛造 - 精密壓彎」 複合成形工藝,通過數值模擬系統優化工藝參數與輔具設計,實現不鏽鋼鍛件的近淨成形與晶粒精準控制。
在壓彎成形輔具設計上,基於懸臂樑三點彎曲理論開發梯度壓力分布模具系統,包含帶弧度壓下錘頭的上模與底板及斜面支撐台構成的下模,為不鏽鋼板坯均勻變形提供保障。通過對比斜面式、台階式、寬板式三類預製坯方案的數值模擬結果,選定多台階式板坯,在材料利用率與制坯難度間實現最優平衡;仿真顯示 360 mm 板坯餘量過大、300 mm 板坯無法完全包覆零件,最終確定 330 mm 為最優板坯厚度;對 20 ℃、850 ℃、920 ℃、1000 ℃四個溫度梯度的彎制效果測試表明,920 ℃時彎制力最低(1770 kN)且過程流暢,成為最佳彎制溫度。
在彎制板坯鍛造工藝上,採用 「高溫大變形動態再結晶調控 + 梯度降溫應變誘導細化晶粒」 複合工藝,通過 1200 ℃鐓粗拔方、1200 ℃微粗拔扁方、1040 ℃拔扁方等多道工序控制保溫溫度、時間及變形量,有效抑制不鏽鋼晶粒異常長大。整體製造流程涵蓋 12.7 t 電渣重熔鋼錠冶煉、VOD+VD 精煉、自由鍛制坯、粗加工、探傷、920 ℃保溫壓彎(行程 450~470 mm)、固溶熱處理等關鍵環節,形成標準化製造體系。
按優化工藝製得的不鏽鋼鍛件,經多維度性能檢測與探傷檢驗,各項指標均滿足聚變裝置技術要求,驗證了工藝的可行性與可靠性。
在金相組織檢測中,鍛件呈現全奧氏體組織,晶粒度達 3 級,符合結構件對組織均勻性的要求。力學性能檢測顯示,不鏽鋼鍛件在常溫與極低溫環境下均表現出優異性能:常溫拉伸屈服強度 326~352 MPa、抗拉強度 627~652 MPa、延伸率 53.5%~55.5%、收縮率 80%~81%;77 K 低溫拉伸屈服強度 768~919 MPa、抗拉強度 1288~1369 MPa、延伸率 59.4%~65.9%、收縮率 68.7%~72.4%;4.2 K 極低溫拉伸屈服強度 987~998 MPa、抗拉強度 1601~1630 MPa、延伸率 51.3%~52.4%、收縮率 49.6%~52.1%。77 K 低溫衝擊功平均達 234.7~250.0 J,4.2 K 低溫斷裂韌性達 369~384 MPa・m¹/²,相對磁導率穩定在 1.002 μ(≤1.03 μ),完全滿足極低溫服役需求。
經半精加工與精加工後,鍛件通過超聲波探傷與滲透探傷檢驗,超聲波探傷靈敏度達Ø3,無缺陷顯示,符合質量控制標準。
2025年在聚變級不鏽鋼鍛件製造領域的技術突破,成功解決了大壁厚弧形不鏽鋼的晶粒控制與近淨成形難題。通過明確 316LN 不鏽鋼的材料特性與製造難點,創新設計 「直板鍛造 - 精密壓彎」 複合工藝,配套開發梯度壓力模具與多參數協同優化方案,結合 「高溫大變形動態再結晶 + 梯度降溫應變誘導」 的晶粒細化技術,最終製得的不鏽鋼鍛件在常溫及4.2K極低溫下均表現出優異性能,其中極低溫抗拉強度超1600MPa、斷裂韌性達 384 MPa・m¹/²,且探傷指標完全合格。該技術不僅為聚變裝置核心構件製造提供了可靠方案,更推動了特種不鏽鋼鍛件製造工藝的升級,為2025年不鏽鋼行業高端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