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CRO是製藥企業的一種可借用的外部資源,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全球的CRO行業就美國發展的最好,以下是CRO市場研究報告。
醫藥外包服務行業(CXO)是依附於藥物研發、生產的外包產業鏈。CRO市場研究報告指出,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形成了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組織)、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合同生產組織)、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定製生產組織)、CSO(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合同銷售組織)等多個細分子行業,貫穿藥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其中CRO、CDMO對企業的研發能力要求較高,技術含量較多。
我國CRO起步較晚,自1996年出現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CRO開始,發展至今不過短短23年時間。CRO市場研究報告指出,近10年來,跨國企業紛紛在我國建立研發分支機構,我國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CRO企業,如泰格醫藥、藥明康德、昭衍新藥、睿智化學等。
從國內新藥研製管線情況來看,2021年國內新藥管線研製數量超過2700。其中臨床前項目數1369個(+29.2%),臨床I/II期項目數1013個(+34.7%),臨床III期項目數278個(+28.1%),項目增速均快於全球。
從中國CRO行業市場規模來看,2021年中國CRO市場規模約為100億美元,2021-2024年CAGR約30.3%。其中臨床CRO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56億美元,2021-2024年CAGR約34.7%。
國內和海外CRO市場CR10均在50%左右,龍頭企業壁壘明顯且優勢在不斷擴大,體現在1)CRO的服務水平依賴經驗積累,龍頭企業先發優勢難以逾越;2)龍頭CRO和大藥企長期合作關係緊密,進入壁壘較高;3)龍頭CRO有能力通過持續併購不斷提升服務能力;4)龍頭CRO商業模式更加多樣化,cro有能力獲取額外收益。
CRO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就醫藥IND前CRO服務而言,項目談判、項目評估、合約簽署、方案設計、試驗實施、項目交付及售後服務等流程正在不斷優化和改進。服務流程的進一步標準化促進了醫藥IND前CRO服務的增長。
基於我國疫苗政策,疫苗臨床試驗基地主要包括省級/地級市/區縣級疾控中心和其下轄的城鎮/鄉村/村級疫苗接種點。因此,疫苗臨床CRO需具備試驗基地的選取和管理能力,通常需要與當地疾控中心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以便短時間入組大量依從性較好的受試者並保持有效的隨訪。另外,試驗基地的選取須保證當地健康受試者數量充足且年齡分層、性別比例適當。
綜合來看,醫藥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服務模式也在改變。但是我國的CRO市場發展的還不是很成熟。
以上就是CRO市場研究報告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