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晶片,更確切是叫法是蛋白質微陣列,它的概念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把多個蛋白質以陣列的形式固定在基片上。以下對蛋白質晶片發展趨勢分析。
蛋白質晶片的基本原理是將各種彈白質有序地固定於載玻片等各種介質載體上成為檢測的晶片,然後,用標記了有特定螢光物質的抗體與晶片作用,與晶片上的彈白質相匹配的抗體將與其對應的彈白質結合,抗體上的螢光將指示對應的彈白質及其表達數量。在將未與晶片上的彈白質互補結合的抗體洗去之後利雵用螢光掃描儀或雷射共聚掃描技術,測定晶片上各點的螢光強度,通雵過螢光強度分析彈白質與彈白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由此達到測定各種基因表達功能的目的。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首先必須通雵過一定的方fǎ將彈白質固定於合適的載體上,同時能夠維持彈白質天然構象,也就是必須防止其變性以維持其原有的特定生物的活性。
由於新的蛋白質晶片技術能快速方便地找出痕量存在的蛋白質,因此可廣泛應用於基礎醫學研究。尤其是根據親和層析原理設計的晶片,能捕獲待查蛋白質於晶片表面,經過質譜檢測,就可獲得所需蛋白質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分析自然狀態下的活性蛋白質。Diamord DL[4]等將Epstein-Barr病毒基因導入B細胞內,利用SELDI蛋白質晶片技術檢測B細胞所分泌微量球蛋白的變化,精確篩選靶細胞進行傳代培養,達到預期試驗目的。生物信息已成為當代生物學和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時代的到來需要快速、準確的信息處理,並進行利用、研究和開發。SELDI蛋白質晶片技術正如基因晶片、組織晶片等生物晶片為生物資訊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蛋白質晶片的核心還是蛋白質本身,只是實現了多個蛋白質同時檢測(高通量),因此,效率調高了,工作減少了,用得樣本也減少了,一次實驗獲得的數據增多了。我的導師陶生策教授曾經總結蛋白質晶片,最關鍵的就一個詞就是「addressable」,可尋址,即對每個蛋白質打上一個位置標籤,這樣就能相互之間分辨,我想這就是理解蛋白質晶片最核心的一點。既然蛋白質晶片的本質還是蛋白,所以它的種類也是按照蛋白分類的,常見的有這幾種:第一種是抗體晶片,用來檢測樣本中的抗原,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細胞因子抗體晶片、磷酸化抗體晶片;第二種是重組蛋白質晶片。
目前,用於臨床檢測的蛋白晶片只hán有一種或幾種用於檢測體雵液標本的特異性彈白。其基本原理類似於酶聯免疫xī附試驗方fǎ,即利雵用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來檢測受檢標本內的抗原或抗體,不同之處在於酶聯免疫xī附試驗比較耗時,而用蛋白晶片fǎ只需在反應板上依次加入封閉液、受檢標本、洗滌液和膠體金標記的二抗即可。液雵體在自動滲濾的過程中,受檢標本內的抗體及膠體金標記的第二抗體便自動完成xī附,第二抗體因膠體金標記而不需底物進行顯sè而呈sè,可直接觀測結果,檢測最快可在3~5分鐘內完成。
對於蛋白質組晶片,主要在於蛋白質庫本身,做得最高通量的就是我剛才講的約翰霍普金斯朱衡教授的人類蛋白質組晶片,國內我們有結核分枝桿菌的蛋白質組晶片,技術上沒有多大的差距。從商業化角度,國外,尤其是美國已經形成了產業,比我們要走得靠前。我們主要立足國內的科研市場,匯總國內外比較好的蛋白質晶片產品,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相信將來會迎來一個爆發期。
綜上所述,蛋白質晶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就目前而言蛋白質晶片還沒有做到最強還有很多缺陷,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對企業將入到蛋白質晶片研發當中去,相信未來蛋白質晶片將是一片藍海,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便利。以上對蛋白質晶片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