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奶:也叫巴氏殺菌乳(pasteurized milk)。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需低溫保存,一般保質期較短。
隨著乳業整體增速滑落至個位數,有著20%增速的低溫奶產品成為新的增長動力,全國性乳業和區域性乳企紛紛加碼低溫奶業務。
低溫奶迎來發展契機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此前指出:「2015年,全國原奶產量達3900萬噸,其中低溫奶增長迅速,占液態奶的比重已經接近三成。隨著低溫奶產業發展不斷完善,未來低溫奶將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低溫奶產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並且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奶增速達到了20%左右。
2017-2022年中國低溫奶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相較於採用高溫滅菌工藝的常溫奶而言,以巴士殺菌奶為代表的低溫奶採用鮮奶為原料,全程冷鏈貯銷,是世界各國液態奶消費的主流產品。低溫奶快速發展的契機主要是上游奶源發展帶來的機遇,大型牧場規模化發展,奶源各項指標不斷提升,給低溫奶發展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奶源;同時,消費升級時代已經到來,低溫奶可以更好地迎合這種趨勢,並實現快速增長。
多家公司發力
由於保質期短、對冷鏈運輸設備要求高,低溫巴氏奶的原料奶必須就近取得,且銷售半徑也只有300-500公里。目前低溫巴氏奶以城市奶及地方品牌為主,例如北京地區的三元、華東的光明、西南市場的新希望(000876)、廣東地區的燕塘乳業(002732)、東北的輝山等。在低溫酸奶方面,蒙牛、伊利、光明三大乳業巨頭則占據全國六成市場。
此前現代牧業曾表示,要藉助奶源優勢,從一線城市入手,著力發展低溫巴氏奶。業內人士表示,伊利與蒙牛加碼低溫奶勢必會對現有行業格局產生影響。
除傳統的乳業巨頭外,區域性乳業也在利用產業鏈優勢加碼低溫奶產品。
溫氏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一直以原奶銷售為主的溫氏乳業2016年年底對外透露,將發力低溫奶業務。溫氏集團肇慶分公司副總經理林東介紹,2015年溫氏乳業銷售原奶近5萬噸、成品奶8000多噸,預計到2017年年底實現奶牛存欄22000頭、原奶產量約7萬噸。目前,溫氏成品奶主要涵蓋巴氏殺菌乳、發酵乳、滅菌乳、含乳飲料4個類別30多種產品。公司表示,成品奶的銷量增速為80%,其中巴氏鮮奶和酸奶兩個品種是增長最快的,未來也會重點發展低溫奶產品。
新希望集團旗下新希望乳業有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2015年全國液態奶的增速只有5%,巴氏鮮奶卻保持著每年24.3%的增幅。新希望乳業2016年6月在河北保定建立新廠,以生產低溫產品為主。產品輻射半徑除了保定市外,還包括北京部分區域。2016年4月份,西南地區最大的低溫乳品工廠——新希望四川郫縣新廠宣告竣工投產,總投資5.7億元,預計年產能達到20萬噸乳製品,3年內的銷售規模達到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