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引導下,我國初步形成了動畫產業區域發展的產業格局,形成了北京、長三角地區、珠江三角地區、湖南地區等四大動畫產業發展基地。以下是對中國動畫發展前景進行的分析講解。
在文化方面,中國擁有的豐富文化資源,將成為動畫題材的最大滋生土壤。然而劇本的創作和改編是制約我們動漫發展的一大弱項,這一點日本和美國的漫畫先行的做法應當給我們很好的成功啟示。事實上,無論日美還是歐洲,很多動畫作品都是由漫畫改編過來的。特別是日本動畫,幾乎無一例外以連環漫畫作為開路先鋒和試金石。
由於漫畫的製作和發行成本很低,這樣非常有利於自由原創創作,而漫畫的人氣基礎又是動畫成功的試金石。反觀我們由於動漫脫節,多數動畫作品從歷史故事直接進入動畫市場甚至是迎合領導的意識盲目投資,市場風險可想而知。
在動畫藝術形象的創造上,多年來,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國風格,許多人總認為是落後的、陳舊的,是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這種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觀帶有明顯的局限性,然而這種認識在當今動畫藝術創作領域又是極具普遍性。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就對中國傳統藝術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尤其關注諸如剪紙、年畫、刺繡、皮影之類具有較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類,思路也是從研究造型藝術語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這些藝術作為創作符號導入我們創作及創新的作品太少了。
以動畫創作為例,20世紀60年代以來借鑑水墨畫、剪紙、木偶、皮影等本土藝術和造型語言塑造的動畫形象曾產生過大量優秀的動畫片,但近年來未能有突破性的發展,更沒有創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從本土文化中尋找動畫形象,更具有現實意義。在大量深入的調研中,我們開始逐步感受到本土藝術具有很強的審美意義,其造型形象有待開發的潛力是巨大的。
近幾年,我國動畫產業保持著飛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國產動畫的數量大幅度上升,質量也有所提高,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動漫企業。國家實施動漫產業「走出去」戰略,從經濟層面上來說,為我國的文化出口提供了一個寬闊的途徑,從文化影響層面來說,逐步成為我國動畫產業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助推器。以上便是對中國動畫發展前景的全部分析講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