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行業目前的集中度較低,目前白酒行業前十位企業的市場額度目前尚不到 20%,遠遠低於國際水平。反腐嚴重遏制了三公消費,高端白酒政務消費大幅度縮水,一線白酒價格也隨之腰斬。以下對高端白酒市場分析。
高端白酒市場分析,拆量價看,無論是在次高端白酒行業增長的年份還是下降的年份, 銷量變化的彈性均大於價格變化的彈性。 2016 年,受益於高端白酒復甦, 次高端量價齊升,夢之藍、青花汾酒、水井坊、瀘州老窖窖齡酒四個次高端品牌 2016 年銷售規模增長 38%,其中,銷量增長46%, 銷量貢獻遠大於價格貢獻。
2012-2017年次高端核心品牌收入總規模(億)
自2012年起限制三公消費,高端白酒出現下滑, 2012年,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收入占比大約分別為13%和7%, 2016年,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占比大約分別為 10%和 4%。 未來五年,消費升級將促進白酒消費的高端化,次高端將成為增速最快的板塊,預計到2021年次高端白酒占比將超越2012年水平。高端白酒市場分析,從各個價位段的規模看,300元以下的市場空間大概 5000億,其中200-300元的中高端市場規模大概1000億,次高端的市場規模大概250億,200-300元價位段向次高端價位段升級的潛力和動力最大,未來可能可以給次高端帶來一倍的增量空間。
2018-2023年中國高端白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自2016年白酒行業回暖以來,高端白酒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指出,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升級,大眾消費已成為支撐中高端酒業增長的一個支點。2017年一季度,高端酒營業收入增長21%,中高端酒收入明顯快於行業平均增速。高端白酒市場分析,在行業整體回暖且持續分化的背景下,中高端酒企業的業績有望繼續回升。
在過去三年的高端白酒調整期間,次高端白酒市場受到嚴重擠壓,艱難地在夾縫中求生。一方面,高端白酒降價將會對次高端價格體系和生存空間形成擠壓,另一方面如果次高端白酒降價又會陷入和區域性品牌的激烈競爭,使得次高端白酒陷入兩難境地。
高端白酒市場分析,白酒行業經過4年時間的調整,自去年年底高端白酒率先回暖後,今年以來市場表現更是緊俏,以茅台、五糧液為首的高端白酒市場缺貨、價格攀升是不爭的事實,而其他次高端白酒受一線白酒量價齊升帶來的市場空間,表現也十分搶眼。
高端白酒市場分析,作為高端白酒的龍頭企業,茅台2017年的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營收582.18億,同比增長49.81%,淨利潤270.79億,同比增長61.97%。瀘州老窖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3.95億元,同比增長20.50%;淨利潤25.58億元,同比增長30.69%;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高檔白酒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幅超過50%
受益消費升級,次高端白酒已進入高淨值消費者主流選擇。隨著中國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近些年消費者正逐漸提升白酒消費檔次。農村從低檔向中低檔過渡,城鎮向中高檔過渡。高端白酒市場分析,我國的消費人群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中產階級及以上人口占比不斷提升。
高端白酒市場分析,尤其是上層中產階級和富裕消費人口規模持續擴大,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從2010年7%將增長到2020年的29%。這部分群體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是消費高端、次高端白酒的主要人群,他們在高端白酒上私人消費將有效替代政務消費,保證高端白酒未來五年至少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速。
隨著高端白酒集體復甦,白酒企業再度謀劃出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我國白酒商品累計出口總額4.69億美元,占全球白酒銷售收入的0.5%;累計出口白酒數量1.61萬千升,占全球白酒總產量的0.12%。
未來,白酒品類多元化是必然趨勢。高端白酒市場分析,高端白酒回暖將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白酒產品研發,但也可能造成酒企未能認清局勢就匆忙研究產品升級,導致市場產品過於繁雜。同時,高端白酒回暖必然使酒企更加注重包裝,導致企業環保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