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工業飼料行業迅速壯大。目前, 我國飼料工業正逐步走向成熟,飼料產量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近17年間,我國飼料工業年總產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6.68% 。下面進行工業飼料市場規模分析。
隨著畜牧業行業企業規模的擴大,大型企業逐步在飼料原料、飼料加工、疫苗獸藥、畜禽養殖、屠宰及食品加工領域等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進行延伸,縱深發展打造全產業鏈農牧企業,建立較強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趨勢下,大型企業的細分行業屬性逐步弱化,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能力增強,行業競爭與合作在產業鏈全方位展開。
工業飼料行業分析表示,由於土地、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原料價格波動和環保要求的提升,以及下游養殖場的綜合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未來投資建設飼料企業的成本和標準將越來越高。因此,將有更多的飼料生產企業謀求上市或採取其他方式進行產業重組,大型企業集團通過資本、技術和品牌實施快速擴張戰略,甚至開始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而中小企業的生存將更加艱難。
通過對工業飼料市場規模分析,根據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的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飼料產量為20,918萬噸,統計在冊的飼料加工企業約為7047家,平均單廠產能僅2.97萬噸,遠低於已開發國家飼料企業平均水平。一方面,大量產能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產品質量不穩定、管理水平粗放、綜合服務能力差、資金壓力大的中小飼料企業在競爭中逐步退出市場。
另一方面,大企業則利用其規模、技術、品牌、資金、服務等方面優勢,通過兼併和新建迅速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根據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的統計數據,從單廠規模來看,2014年,年產10萬噸以上的企業(單廠)522家,比2013年460家增長62家。2014年年產10萬噸以上企業飼料產量9,027萬噸,占全國飼料產量45.8%,比2013年提升3.8個百分點。
通過對工業飼料市場規模分析,根據《全國飼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發展目標,到「十三五」末,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預計達到2.2億噸。其中,按動物品種分,豬飼料9400萬噸,肉禽飼料6000萬噸,蛋禽飼料3100萬噸,水產飼料2000萬噸,反芻飼料1000萬噸,寵物飼料120萬噸,毛皮動物等其它飼料380萬噸。
上述發展目標中,豬飼料增長空間最大,水產飼料和蛋禽飼料次之,肉禽飼料已飽和。從工業飼料普及率的情況對比分析,禽飼料的工業飼料普及率已達到90%,豬飼料約75%,水產飼料更低。因此,豬飼料無論是體量還是發展空間都較大,是未來飼料企業想要實現銷量增長的關鍵因素。以上便是工業飼料市場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