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傳感器 內容詳情
光纖傳感器發展現狀
 光纖傳感器 2018-03-21 14:15:40

  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新技術的應用日益擴大,泛太網、物聯網的需求一方面推動光纖通信技術不斷向大容量、長距離、高速的傳輸要求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光纖互連器件和光纖傳感器的需求大大上升,極大地刺激了光纖傳感器開發、研製和生產的發展。下面就由筆者給您介紹光纖傳感器發展現狀。

  在光纖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下,還由於光纖傳感器以其傳輸光纖或光纖傳感在抗電磁干擾、重量輕、靈敏度高等方面獨特的優勢,已迅速成為各方爭先投資並優先發展的獨立產業,預計全球年成交額超過70億美元市場份額。國際上每年由美國光學工程師學會組織舉辦光纖傳感國際會議,國內每年也舉辦ofsc會議,2013年5月將在合肥舉辦『2013年中國光纖傳感學術會議產業化』,這些會議上都不斷展現和探討光纖傳感領域的新研究的新進展。但對光纖傳感器標準的研究相對較弱。

  光纖傳感器的傳統終端市場包括航空航天、國防、石油天然氣開採、基礎設施發展和電信行業。傳統終端市場的發展將繼續推進全球光纖傳感器市場的增長。通信行業從3g到4g網絡的持續過渡、關注智能結構的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興增長、石油天然氣領域的發展都為市場增長提供了重要機遇。從2012年到2017年間,全球光纖傳感器(包括點分式和分布式)消費值的平均年增幅高達20.3%。美國占據全球光纖傳感器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據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美國光纖傳感市場價值為2.35億美元,2008年為3.3億美元,2009年則為4.3億美元左右,預計2014年將達16億美元左右,其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0%,比全球複合年均增長率高出10個百分點左右

  自光纖傳感器《2014-2017年中國光纖傳感器市場分析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2013年的市場需求達到5.86億美元(約合36億元人民幣),到2016年將達11億美元(約合67億元人民幣),其中70%用於石油天然氣行業。但是,這類光纖傳感器最起碼要能感應大部分物理性質——從光強度、位移、溫度、壓力、旋轉、聲音、張力到磁場、電場、放射、流體、液位、化學分析和振動。另外,到2020年,全球光纖傳感器市場預計達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2億元),這是由於在傳統終端市場的應用可能性擴大以及新應用領域的新興機會所推動。

  以來,其優越性及應用廣泛性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及高度重視,並對其展開了積極的研究及開發。目前,已經實現了光纖傳感器對位移、壓力、溫度、速度、振動、液位和角度等70多種物理量的測量。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一些國家將重點研究放在光纖傳感器系統、現代數字光纖控制系統、光纖陀螺、核輻射監控、飛機發動機監控和民用計劃等6個方面,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國光纖傳感器的研究工作開始於1983年,一些大學、科研院所和公司等對光纖傳感器的研究使得光纖傳感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2010年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教授張旭苹發明的"基於布里淵效應的連續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鑑定。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此項技術創新性強,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上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這一技術的本質是運用了物聯網概念,該技術填補了我國物聯網空白。

  因而光纖傳感器標準體系的建立意義重大。 可以相信對光纖傳感器進行標準研究, 儘快地大量地將光纖傳感器標準進行制定完善標準體系, 不僅在國防領域中乃至日常生活中有現 實意義,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與廣泛的社會效益。以上就是筆者對光纖傳感器發展現狀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光纖傳感器相關研究報告
光纖傳感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