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電視 內容詳情
我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競爭分析
 網際網路電視 2015-07-28 16:40:25

  最近樂視小米兩大廠商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把大家的視線都吸引到網際網路電視行業來。雷軍作為中國營銷第一人,這麼做當然是有預謀的。那麼,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呢?下文是對我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競爭分析。

我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競爭分析

  樂視2014年一年賣了150萬台智能電視,小米只賣了30萬台。在智能電視領域,樂視就像手機界的小米,絕大部分營收來自於內容。根據樂視財報,2014營業收入近68.2億元,終端業務收入27.4億元,廣告業務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87.38%;會員及發行業務收入24.2億元,同比增長137.96%。

  既做硬體又做內容,有蘋果、小米、樂視;既做內容又做硬體,但絕大部分營收來自內容的,只有樂視。

  幾大廠商為什麼要搶占網際網路電視市場?

  最終都是為了利益,沒有利益的事雷軍不會做,更不會高調打擊友商。之前我談到小米的三級火箭模式,一級是硬體(手機、電視),二級是作業系統(MIUI),三級是應用(搭載於作業系統上的小米商城、多看、視頻、遊戲、金融)。硬體可以不賺錢,作業系統可以不賺錢,這沒關係;到應用,總有讓用戶掏腰包的地方,廣告是,商城是,遊戲是,理財產品是。

  考慮到小米手機和MIUI用戶今年將接近2億,這個市場就有了非比尋常的價值。我們假設小米從10%的用戶身上每人每年賺100元,每年可以賺20億;假設小米從50%的用戶身上每人每年賺100元,每年可以賺100億。

  這是小米有巨大想像空間的地方,它可以做到類運營商。你用電話和流量逃不開移動聯通,用小米的2億人逃不開MIUI,逃不開小米的應用。它就是手機服務運營商。

  網際網路電視是另一個戰場。我們計算一下這個市場可能的市場規模:

  內容:現在我們每年交300元收視費,中國按4億家庭計算,這個市場每年的市場規模就是1200億元。

  硬體:按照3000元/台,也是4億家庭計算,這個市場規模是1.2萬億;5年一換,折算每年2400億元。

  兩者加起來,是3000億/年的市場規模。這個體量,就算十分之一也不可小視。

  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這幾年就將見頂,小米要繼續高速增長,兩個思路:一個是對外擴張,開闢印度東南亞市場;一個是發展其他品類,現在看雷軍是想進入網際網路電視。

  進入網際網路電視,現在有了樂視這個攔路虎,這仗必須要打。而且打的還不是一般的兇猛,已經到指責對方是否違法層面。對樂視來說,電視和視頻這是它的根基,有人想動這個根基,當然得拚命。

  最終結果就是,你死我活,老大老二。更多行業資訊可查詢《中國智能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網際網路電視誰將稱王?

  1、版權資源:影視內容製作商分散的環境下,並不形成競爭優勢

  目前,中國影視內容和電視內容製作商的競爭格局仍處於分散狀態,並未形成具有壟斷實力的大型製作商。在這種格局下,預計各類OTT 服務平台所能提供的版權資源相近,並不存在版權資源上的絕對優勢(類似視頻網站的現狀:並未有一家視頻網站能夠形成在版權資源上的絕對優勢)。

  2、豐富的第三方應用:平台的開放性

  OTT 的核心就在於第三方應用的直達用戶,這需要平台面對第三方應用商的開放和上傳、升級應用處理的效率。

  3、內容服務平台:UI 設計,持續的軟體升級和穩定的視頻體驗

  內容服務平台的競爭優勢在於強大的技術能力和與電信運營商的對接能力,這需要平台本身較高的運營效率。獨立運營模式較聯合運營模式有較高的運營效率。

  4、終端推廣:不可忽視的電信運營商力量

  在OTT 機頂盒終端推廣中,電信運營商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由於與寬帶業務的相關性,OTT 業務與寬帶業務套餐聯合推廣的裝機率和後續跟蹤服務的保障性要遠高於其他渠道的OTT 終端銷售。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網際網路電視相關研究報告
網際網路電視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