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藥機行業現狀如何呢?據悉,隨著近年來一批現代化煎藥中心的逐步建立,中藥煎藥在加速向智能化、自動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煎藥事業的未來將是一人操作數百台設備,甚至實現無人操作的全自動智能化管理。更多詳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煎藥機行業現狀分析。
中藥煎藥機的引進和普及
中藥煎藥機於20世紀末由韓國進入中國,煎藥機的推廣初期遭遇了重重阻礙。一方面是由於國內大部分老中醫對這種機械煎藥的牴觸,在他們的觀念中,中藥就應當遵循古法,藥方可以隨證加減,因人而異,但是中藥的製法卻不得有任何變動。煎鍋材質,文火武火,煎煮時間,二次煎煮,先煎後下等,各個方面均有講究。當時的中藥煎藥機在人們眼中就是一台高壓鍋,難以讓這些老中醫甚至患者認可。
另一方面是由於藥效。中藥飲片一直以來缺乏嚴格的管理,由於產地、氣候、品質等多方面因素,中藥飲片很難有一個成熟的檢驗標準。現代科學雖然提供了一些檢驗方法如有效成分分析等,但是仍存在不合理性,單純的成分分析有時並不與實踐一致,拿人參來說,人參的葉子和須的有效成分遠高於根,但是實踐療效顯然根遠強於葉子和須,如果拿葉子來代替根,作為中藥製劑的原料,藥效會明顯不如湯劑,但送檢卻是合格的。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中藥的藥效人們通常採用療效來判斷。
中藥以調理為主,治標先治本,療程長,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經常會認為起效慢的中藥藥效不佳;抑或是人們通常使用顏色的深淺來判斷中藥的藥效,顏色越深人們就認為藥效越好,砂鍋煎煮的中藥由於與空氣接觸被氧化的因素,通常顏色較深;而煎藥機煎出的中藥液由於密閉,與空氣隔絕,顏色會較淺,這也是導致人們不接收中藥煎藥機的一個原因。
2000年以後,隨著科學實驗的驗證,人們也切實了解到中藥煎藥機通常不會影響中藥的藥效,甚至較傳統煎藥方法來說還能提高藥效;同時由於煎藥機衛生、高效、便捷的特點,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人們開始接納中藥煎藥機。縣級及縣級以上中醫院開始大量採購中藥煎藥機,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縣級及縣級以上中醫院中藥煎藥機覆蓋率達到95%,初步實現了中藥煎藥的機械化。
2015煎藥機行業現狀分析:助推煎藥現代化步伐
技術的提升往往會助長人們的惰性。隨著中藥煎藥機的普及,煎藥工的工作壓力大大減輕,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中藥液質量的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於使用劣質的、不合規範的、缺斤少兩的中藥飲片來煎煮;另一方面是由於煎藥機的不規範操作,如煎煮時間過短、浸泡不充分等;此外還有諸如使用不合格的包裝耗材、煎藥機的不及時清洗等原因,同樣導致中藥湯劑質量的下降。
北京電視台曾針對北京的煎藥亂象進行暗訪調查,以專題節目《生活2013,代煎中藥的亂象》曝光了一些不規範煎藥現象。沒有先煎後下,沒有充分浸泡,沒有達到煎煮時間要求,沒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煎藥設備,沒有使用合格的包裝耗材等等,煎藥亂象令人堪憂。
同時,煎藥機的品牌也是影響藥效的一個關鍵的因素。《中藥煎藥機國家標準》明確規定,中藥煎藥機藥物有效成分檢出率不得低於50%。而中國市場上能夠滿足該標準的僅有少數品牌廠家的產品。
目前中藥代煎,伴隨藥業務的廣泛開展,也帶來煎藥管理難題。由於中藥代煎是有償服務,醫院煎藥室可以煎藥,小診所可以煎藥,藥店也提供煎藥服務,眾多的中藥代煎機構不免於發生中藥煎藥混亂現象。另外,中藥製劑缺乏合理、完善的有效成分鑑定方法,對中藥的監管同樣造成不利的影響。
更多煎藥機行業現狀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煎藥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