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抗腫瘤藥物近年來在國內外發展迅速,銷售增速遠超醫藥行業平均水平。抗腫瘤藥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最近,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國CFDA正考慮以抗腫瘤藥物為試點,推行臨床試驗新藥(IND)60天內快速審批的政策。如果屬實,中國將成為繼新加坡、韓國之後第三個對臨床早期研究進行快速審批的亞洲國家。2015年我國抗腫瘤藥行業政策分析詳細信息如下。
近年來,包括分子靶向藥物等創新藥物研發蓬勃開展,多個抗腫瘤新藥獲批上市。從我國抗腫瘤藥行業政策效果分析來看,「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中國將腫瘤防控研究列入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並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等多個國家級科研項目中重點部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進展和成果。
近日,國家衛計委、發改委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中國癌症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以儘快遏制我國癌症上升勢頭。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10萬,死亡約200萬人。近20年來,我國癌症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2013年全國腫瘤登記結果,目前我國癌症發病率為 235/10萬,死亡率為144.3/10萬。致癌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污染和職業暴露等。目前我國癌譜兼具發展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癌譜特徵,一段時期內,以肝癌、胃癌、食管癌、宮頸癌為主的發展中國家癌譜和以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為主的已開發國家癌譜將在我國並存。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癌症發病、死亡率還將不斷上升。
《行動計劃》提出4項定量指標:腫瘤登記覆蓋全國30%以上人口;癌症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60%;成人吸菸率下降3%,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鼻咽癌為重點,擴大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面;重點地區、重點癌症早診率達到50%。更多最新抗腫瘤藥行業政策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抗腫瘤藥行業十二五市場運行分析報告》。
針對2017年要實現的行動目標,《行動計劃》對衛生計生、發展改革等16個部門的職責分工進行了明確。教育部門負責將癌症等慢性病預防知識納入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環保部門負責加強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優先整治易於導致人群健康損害的環境污染,提出針對當前影響人體健康的突出環境污染問題,開展綜合整治,減少污染物排放。重點推進國家癌症中心和全國癌症防治協作網絡建設。定期發布癌症相關信息,系統整理腫瘤登記、死因監測、地理信息等相關數據,編繪全國癌症地圖。推廣癌症篩查及早診早治策略,探索建立防癌體檢運行機制;推動抗腫瘤藥研製生產,促進藥品價格下降;加強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重點關注環境致癌因素、癌前病變診療、早期篩查檢測技術等。
為保障《行動計劃》順利實施,各部委將建立國家和省級癌症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將財政補助資金與癌症防治任務完成情況和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逐步擴大癌症等重大疾病基本醫保保障範圍,增加基本醫保相關目錄中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藥品種類,加快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加強基本醫保與醫療救助工作的銜接。建立多元資金籌措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為癌症防治提供公益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