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業是指運用現代科技知識、現代技術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經驗、信息等要素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主要包括科學研究、專業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訓、技術諮詢、技術孵化、技術市場、智慧財產權服務、科技評估和科技鑑證等活動。科技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關鍵產業。以下對2017年科技服務產業布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科技服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正在發生 重大轉變,區域戰略新布局凸顯了鮮明的時代特點。部屬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領軍群體,具有為區域發展服務的基礎條件。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背景下,應積極組織和引導部屬高校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思路和模式,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主動擔負起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任務,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我國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得到迅猛發展。目前,我國共有科技企業孵化器近900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88家;共有生產力促進中心2032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242家;此外還有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02家。科技服務機構特別是國家級科技服務機構日漸成為我國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在整合創新資源、降低創新成本、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創新驅動的重要載體,成為引領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先導。與此同時,國家高新區也成為各類科技服務機構的聚集地。如目前國家高新區已經建立起54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上千家各類創新創業服務機構等。
在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和湖南省科技廳的指導和幫助下,長沙高新區近日組織成立了中意技術轉移湖南分中心。中意技術轉移湖南分中心以長沙高新區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長沙高新區創業中心、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園、長沙留學人員創業園)為依託主體,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中意雙方企業的優勢資源,引進意方較為先進成熟的產業資源,實現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中意合作機構為中意兩國中小企業搭建技術轉移、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的服務平台,實現雙方在技術、人才、項目、市場等方面的國際合作。中意技術轉移湖南分中心的主要工作是組織協調湖南地區的科研院所和園區企業,與意方企業共同開展行業技術的研發、轉移,做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發展創新,突破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技術瓶頸,形成科技成果優勢向產業發展優勢轉移的國際合作有效機制。中意技術轉移湖南分中心將重點依託中聯重科與義大利CIFA公司的合作,帶動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中相關中小企業技術轉移合作,深入拓展技術轉移渠道,探討國際技術創新合作的新途徑、新模式,以形成園區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知名品牌。
1、研發創新服務平台
支持創新創業園區、公共研發平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載體更好發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強化以產品開發為紐帶、產學研用一體的新型合作關係。
2、新型孵化服務平台
推廣「人人創客」模式,完善孵化鏈條,推進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有機結合,打造創業項目與各類創新創業資源對接平台,形成創客人才聚集地、創新研發聚集地、創業孵化聚集地。
3、國家海洋技術轉移平台
集聚全國海洋科技成果,建設海洋生物、海洋儀器儀表、海洋新材料等領域的海洋技術轉移分中心,開展海洋領域的科技成果評價與諮詢、檢驗檢測、工程化開發和轉移轉化。
4、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
促進各類服務機構集聚發展,打造智慧財產權服務行業的信息化平台,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智慧財產權服務工具。
5、投融資服務平台
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提升科技財政投入水平,打造科技保險、科技擔保、智慧財產權質押等科技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培育各類有效聯通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中介組織,實現科技資源與信貸資源的常態化、交互式對接。
6、檢驗檢測服務平台
建立面向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認證等協同服務模式,建設一站式協同檢驗檢測服務體系。
7、科技基礎資源服務平台
加快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設備、科學儀器開放,整合全市科技信息數據資源、促進大數據共建共享,搭建覆蓋全市的科技軟硬體資源平台管理系統。
8、科技智庫公共服務平台
開展產業發展戰略、技術預測、信息諮詢、情報分析、模式創新等研究服務,促進科技創新與決策諮詢的深度融合。
9、數字科普網絡服務平台
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和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互通互聯,建設由市級播控平台、數字科普資源庫和分布在全市城鎮和村 (社區)人群集聚場所的數字播放終端等構成的數字科普網絡。
10、產業集群科技服務平台
聚焦重點行業科技創新,整合集聚產業鏈上下遊資源,提供設備研發、設計升級、成果轉化、技術諮詢等全方位集成服務,助力產業向智能化、網絡化、高端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