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石 內容詳情
礦石行業現狀分析
 礦石 2020-04-14 14:15:46

  礦石是指可從中提取有用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種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礦物集合體,具有質輕、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我國已經是全球礦石消費第一大國,達峰值11.35億噸,以下是礦石行業現狀分析。

礦石行業現狀分析

  礦石行業分析指出,我國礦石行業規模日益擴大,世界地位不斷提升,已成為世界玻纖產能第一大國。2019年,礦石行業迎來池窯項目建設熱潮,在協會積極協調和骨幹企業的帶頭引領下,行業產能擴張有序。2019年全行業實現玻璃纖維紗總產量408萬噸,同比增長12.70%。預計2020年全行業總產量將達到468萬噸。

  在出口方面,2019年全行業實現礦石出口144.6萬噸,同比增長10.40%,預計2020年全行業實現礦石將出口158.73萬噸。礦石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隨著美國、歐盟等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回溫影響,歐美各國不斷尋找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和辦法,使得輕質高強纖維複合材料使用範圍日益廣泛,帶動全球礦石需求持續增長。

  在排名方面,2019年我國礦石原礦產量前十省市分別是河北省、四川省、遼寧省、山西省、安徽省、新疆區、陝西省、內蒙古、山東省和雲南省。其中,河北省2019年1-12月鐵礦石原礦產量為13386.06萬噸,同比下降57.7%;河北省累計下降超過五成。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已開發國家人均粗鋼零增長時的人均GDP上限,根據世界基於購買力平價統計的數據來看,我國人均GDP逐年增加,2015年首次超過下限10000國際元,2017年首次超過上限12000國際元,2018年達到13400.27國際元,同比增加6.35%。從第二產業比重來看,我國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自2006年以來呈下行態勢,2019年為39.81%,同比減少1.12%,已經連續5年下降。

  礦石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在鋼鐵需求端走弱的背景下,鋼鐵行業供給過剩的局面日益嚴峻。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鋼鐵行業供給端結構性收縮為確定性事件;疊加廢鋼對礦石的替代效應或增強,相對應的礦石的需求將震盪走低。

  礦石和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而釩鈦鐵礦、釩鈦海砂冶煉是一項世界難題。2019年8月,國家發改委公布《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加強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促進釩鈦產業可持續發展,對我國工業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9月,中國工信部於發布《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指出「開發高性能玻纖」、「積極發展高強、低介電、高矽氧、耐鹼等高性能玻纖及製品」。該規劃將高性能玻纖列入發展重點行業,並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發展產業基地,實現部分新材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20年年初,國家統計局將礦石及礦纖製品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目錄。政策扶持下,我國礦石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帶動了物流網、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的發展,礦石成本會有所改善,以上便是礦石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礦石相關研究報告
礦石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