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美國家獵頭行業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相比,我國獵頭業這僅十年的成長畢竟還比較稚嫰。那麼獵頭髮前景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通過對獵頭髮展前景的詳細分析得知獵頭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穩定性差的行業,需要有一定的行業積累,才會做的比較好。像西方歐美國家的獵頭年齡都在40歲左右,而中國的國情是很大差別,大部分都偏年輕化。
獵頭公司的運營成本低廉,簡單的辦公場所,幾個獵頭,一些人脈關係,便可以開張了,無需大型設備或大筆投資。通過向委託客戶收取費用實現盈利,利潤很高。
美國著名獵頭公司海德思哲國際諮詢公司(Heidrick&Struggles)曾以1.3億美元創造了世界獵頭服務費之最。2001年,由於為Google尋找到一位新的CEO而獲得了後者的股權。自從8月19日Google上市後,Heidrick&Struggles便將這些股權兌現,並在2008年以每股108.22美元的價格出售了這些股票,淨賺了1.288億美元。
獵頭公司的高收入必將部分回饋到公司的中堅分子——獵頭顧問身上。相較其它行業的同等頭銜的職位,獵頭的收入算是偏高。一般的行內水準是:助理顧問的薪水為2.6K底薪加提成;獵頭顧問則是底薪5K以上;中國本土高級諮詢顧問(總監/經理)的月薪為10K以上底薪加提成。根據各自的業績收取提成,公司還有獎金,總的收入是非常可觀的。
獵頭行業本身魚龍混雜,有一些小的或者無證獵頭機構為用人企業獵才時隨意性大,不深入了解企業真正需要什麼人才,便急忙去推薦人才,對人才的評估手段存在不專業的情況,在費用的收取方面競相壓價等等。
據了解,在獵頭行業成熟的國家,一般獵頭顧問專門負責某一個行業人才的獵取,年齡多在40多歲,擁有良好教育背景(如有MBA、碩士甚至博士學位),原先都在別的行業中已擔任過相當高的職位,對這一行業有深刻認識,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社會閱歷進入獵頭界後便能以該行業的行家和人力資源專家雙重優勢提供服務。而國內獵頭行業因起步晚,一般獵頭顧問在其他行業也只有三五年的從業經驗,獵頭自身素質尚且不足,對用人企業所在行業了解不深,與用人企業高層的溝通存在困難,這都影響了獵頭行業的發展。
獵頭行業走向規範化,有賴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和獵頭公司自身的建設。許多獵頭公司也正在苦練內功,提高服務素質。迪醫獵頭認為,獵頭公司首先要加強自身建設,增強自身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培養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顧問隊伍,探索更專業的操作規範都是當務之急。
獵頭公司在外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中國出現獵頭行業不過十來年的事。早期主要是為外企在中國的機構尋找本土人才。近年來,許多國企,特別是一些上市的股份公司、民營高科技企業也躋身於獵頭公司客戶的行列。
改革開放後,企業走向市場,人才走向市場,當企業向市場要效率的時候,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這時,作為搜尋人才的有效方式,獵頭公司就很自然地搶灘中國大地。
對於獵頭顧問來說,從事這個職業獲得益處的不僅僅在於職業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觸很多的人脈,接觸一個CASE至少能接觸8個人,而這些人的態度也是配合迎合的態度,顧問可以在與優秀人才交流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隨著職業素質的提高,獵頭顧問有時候會發現周圍全是一些傑出的人,而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悄然提升了。
通過對獵頭髮展前景的詳細分析的得知隨著在線獵頭的崛起,這種格局將將慢慢被打破,越來越多的獵頭及獵物正通過網際網路來尋找彼此,整個獵頭行業正在往下進行延伸,正如獵聘大數據報告中顯示的那樣,獵頭已不再是精英專屬,因此,中國的職場人應該對自己有信心,勇敢的直面獵頭,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獵頭,在獵頭的幫助下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以上便是筆者對獵頭髮展前景的詳細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