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 內容詳情
氫燃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氫燃料 2019-09-05 11:28:28

  截止到2018年底,全球加氫站數目達到369座。其中,歐洲地區加氫站擁有量為152座,位居世界第一;亞洲136座、北美78座,其他地區僅3座。下面進行氫燃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氫燃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氫燃料行業分析表示,截止至2017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出貨量增長至16MW左右,同比2016年的13.5MW增長了18.5%。 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規模很小,並未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中國氫氣年產量已逾千萬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大產氫國,2011年我國氫氣產量已達1407萬噸,2012年我國氫氣產量約為1600萬噸,截止至2017年我國氫氣產量增長至1915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66%。

  從制氫的方式來看,目前,制氫技術主要有傳統能源和生物質的熱化學重整、水的電解和光解。全球96%的氫氣來源於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還有4%來自於電解水,其中,天然氣制氫是現今最主流的形式。

  但是,由於煤氣化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的CO₂排放量均較高,對環境不友好,即化石燃料製取氫氣不可持續,不能解決能源和環境的根本矛盾。而電解水制氫是可持續和低污染的,有望成為未來氫氣製取的主流方式,未來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台了多項產業政策和規劃,大力支持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我國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也將氫能與燃料電池列為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

  其中,明確要求開展氫能技術領域的系統、部件、裝備、材料和平台的研究,將開發氫能、燃料電池等新一代能源技術加以具體規劃。2017年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逐步擴大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範範圍。

  2017年上半年我國首個氫能國際標準規範發布。作為氫能領域第一個團體標準--《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氫氣》,進一步完善了氫能領域標準體系。該標準規定了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的術語和定義、要求,以及氫氣的抽樣、採樣與濃度計算方法,氫氣的包裝、標誌與儲運等。

  氫能與燃料電池作為新興產業,正處於科研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的起步階段。目前,氫燃料電池成本高、加氫站少且成本高、關鍵核心技術沒突破等成為制約氫能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當前真正制約氫能經濟大規模應用的瓶頸實際上在儲氫環節。氫很難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儲存,並在泄漏後有爆炸的危險。以上便是氫燃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免費報告

更多
氫燃料相關研究報告
氫燃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