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商業零售業經營單位有2078萬個,同比增長%。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商業有了驕人的成績,商業的發展推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以下對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
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2018年1-10月我國商品零售額為27.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1%。商業零售行業分析指出,自2014年起,全國商品零售額整體保持著持續增長趨勢,截至2017年整體保持著兩位數穩定增長,但到2018年10月底,增速已經下降為一位數。
目前,我國的零售行業與整個經濟體制一樣,正處在一個全面改革、調整和完善的過渡時期,正在逐步向社會化、多元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現從五大現狀來分析商業零售行業概況。
第一、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由於實體商業流量的粗放運營,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購物中心平均高頻客流占比低於6%,每年有超過15億的實體商業的流量被浪費。
第二、大實體商業體多有國企背景,一般為地產商集團下面的商業地產經營管理公司運作,決策長,成本高,競爭不力,人才匱乏,網際網路人才進入難度大,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尤其業內中高層始終在商業地產小圈子內快速流動,小李今年在X集團,明年也許就進入Y集團了,同步帶過去的還有人脈、資源、經驗、服務商,最終形成一個封閉的小圈子,行業同質化嚴重。
第三、傳統實體商業服務商思維固化,同理心弱,更多是人情第一,項目第二,缺乏網際網路的快速疊代反應,敏捷服務的心態,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原本實體商業體不同地域不同品類不同資源環境下個性化定製需求非常強大,但這些傳統服務商通常都是滿足基礎功能後漫不經心,也不會跟進時代快速反應,給到實體商業體更加充分和先進的理念及實踐。
第四、因為不少是國企背景,待遇低,決策周期長,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導致執行層面更願意找熟悉的關係服務商,方便壓價及控制。
第五、實體商業缺乏創新,實體商業涉及流程長,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從選址、設計、建設、公關、招商、入駐、物業、經營體系、管理等等不一而足,任何一方面都有不少的商業運作空間,業務廣涉及商業經營方方面面,間接造成人才培養和競爭門檻,而後快速失去創新動力。
商業零售行業概況分析,隨著更多零售企業將網際網路技術應用於日常運營,供應鏈各環節網際網路化改造逐步深化。更多零售企業積極轉變經營理念,以用戶為核心,整合實體門店、網上商店、第三方平台和移動端等諸多渠道資源,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消費體驗。目前,「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線上下單、門店提貨」、「門店下單、倉庫配送」等新型零售模式不斷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