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 內容詳情
2015年食醋行業政策分析
 食醋 2015-11-28 10:15:43

  食醋行業政策有哪些呢?據悉,前不久猛然掀起的「勾兌醋」風波,在紛紛擾擾之後忽然消停下來,但其中的疑問並未得到徹底釐清。更多行業政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食醋行業政策分析

2015年食醋行業政策分析

      近日,又有媒體接到業內人士曝料,稱廣東食用醋行業使用工業冰醋酸的違法行為「一直存在」。該媒體隨後派人購買了兩種品牌的食用醋,按照嚴格的送檢流程,委託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檢測,結果均為「系石油化工來源、非糧食發酵法生產」。媒體因此質疑這兩批食用醋產品可能使用了工業冰醋酸。

       2015年食醋行業政策分析:

  國家標準允許配製食醋使用食用冰醋酸,但使用工業冰醋酸則是違法行為。工業冰醋酸價格較低,但由於其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致癌。麻煩在於,據行家們介紹,食用冰醋酸既有糧食釀造的、又有化學合成的,而工業冰醋酸同樣可以由化學合成和發酵兩種方式獲得,對食用冰醋酸和工業冰醋酸的檢驗區分因而存在一定困難。一位食醋企業的技術人員甚至披露,全國多數地區的質檢部門都不具備檢測食用醋天然度的能力,判別食用醋是否添加了工業冰醋酸就只能靠檢測游離礦酸。

  對於普通人而言,醋是家庭中最普通不過的調味品,但要搞懂其中的技術問題並選擇一瓶好醋,看起來卻又麻煩至極。怎麼會出現這種困境呢?追根溯源,問題可能出在食用醋國家標準對配製食醋的認可上。所謂配製食醋,其實就是在真正釀造的「醋」裡面再加上大量酸味劑,且為了保質的需要再添加合法的防腐劑而製成的。不用說,這種配製食醋不但成本低廉,營養價值也比較低,與中國傳統的醋的概念也相去甚遠。正因這一緣故,據說中國的配製食醋出口到歐盟之後不允許叫醋,只能叫冰醋酸。配製食醋改變了中國人對於醋的認識,乃至暗中改變了國人對於醋的食用體驗。在醋的問題上,國家標準其實是和公眾開了一個玩笑。難怪人們在得知勾兌醋的傳聞後,會表現出那麼強烈的「醋意」。

  國家標準為什麼會認可配製食醋這種較為低劣的調味劑呢?很難找到公開的證據和說明。但從有關食用醋的爭論看,配製食醋很像是物質短缺時代的某種替代品。醋是中國家庭必備的調味劑,而傳統釀造醋則需要大量的糧食作為原料。國家標準認可配製食醋有利於緩和資源緊張的矛盾,也能減少對食醋產業的衝擊。但它帶來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對傳統飲食文化的破壞可能是次要的問題,最大的弊端在於,其標準執行難度很大。比如說,配製食醋標準要求在標籤上標註相關字樣,但這一點並沒有得到落實,以至出現了釀造醋和勾兌醋魚目混珠的現象。此外,配製食醋國家標準要求產品中釀造食醋的比例不得少於50%,但如何檢測這一含量又成了難題。更嚴重的是,在食品安全形勢嚴峻、作奸犯科行為屢有創新的背景下,配製食醋的存在為違法使用工業冰醋酸打開了方便之門。從目前的情形看,當初人們質疑配製食醋國家標準是相當有前瞻性的。

  食醋行業使用工業冰醋酸的現象是否存在以及有多嚴重,需要更嚴格的檢測和更深入的檢討,國家有關機構應該重新審視配製食醋的國家標準,改變調味品標準因陋就簡的現狀,為傳統食醋恢復名譽。包括食醋在內,各行業都應當形成適時調整和提升國家標準的正常機制,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食醋相關研究報告
食醋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