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行業現狀如何呢?據悉,從去年的網際網路思維,到今年的「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在電子商務、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各個領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為了必然的趨勢。食醋產業作為傳統的實體產業,同樣要研究和適應「網際網路+」的經濟格局,以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2015年中國食醋行業現狀分析:
1. 食醋產業概況
中國的食醋歷史悠久,最早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山西太原,今天我們所在的這座城市,是中國食醋的發祥地之一。最早的時候,醋又稱作酢或醯。中國有四大名醋,分別是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閬中保寧醋、福建紅曲醋。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食醋產業從最初的作坊發展到小型的生產企業,及至現代化產業,成為具有較高品牌集中度的調味品行業支柱產業(除醬油產業外的第二大產業),同時在家庭消費、餐飲市場和食品加工工業三個環節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根據食醋的基本屬性,按照釀造工藝可分為固態發酵醋和液態發酵醋;按照原料可分為高粱醋、米醋、糯米醋、大米醋、糖醋、酒精醋、果醋等等;按照功能分食用醋和保健醋。當然,也有按顏色分為白醋和黑醋,按度數分為4度、6度、9度等,按年份5年陳醋、10年陳醋等。根據食醋市場要素的產品屬性,可將食醋按功能定位分類,依消費者需求可分涼拌醋、餃子醋、包子醋、宴會醋、保健用的瑪咖醋、西餐用的油醋汁等等。雖然目前食醋的種類繁多,但還遠遠沒有開發到位,有待業內人士去探索。食醋企業要按照消費者的類型找好自己的細分市場。
2. 中國調味品行業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調味品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及在國內外複雜的經濟環境、食品經濟格局下,仍然得到了相對穩定的成長,在我國食品工業里,延續了自身的重要性和地位。其中,細分產業中的龍頭企業不斷擴張,新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需求不斷提升,消費量穩步增長,產業內部的結構調整和產業集中度提升,並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根據2014年調味品行業百強統計(參與企業68家,均為調味品產業各細分品類的龍頭企業和重點品牌企業),各重點分支產業中,除醬醃菜出現產量下滑,其他產業均呈現不同程度產量增長,其中增長較快的依次為蚝油、腐乳、食醋、醬類等產業。生產總量為739.09萬噸,同比增長10.48%;銷售收入為 501.07億元,同比增長10.64%。在食品行業中,這樣的增長速率是比較突出的。
3. 中國食醋產業的發展現狀
(1)2014年食醋產業的數據統計
2014年,中國食醋產業產量增長較快,生產廠家6000家左右,總產量約300萬噸。根據中國調味品行業百強統計,百強中的28家食醋企業,產量127.2萬噸,增長率達16.59%;即不到二百分之一的食醋企業產量約占總產量的42%。
在產量排名前10位食醋企業中,江蘇恆順集團有限公司以27萬噸左右的年產量排名首位,占到全國總產量的近10%。排名前10位的食醋企業,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產量增長率最大。
(2)中國主要食醋品牌及國外食醋產品
目前,中國的主要食醋品牌包括:山西的水塔、東湖、紫林、來福、寧化府、四眼井、古燈、陳世家,四川的保寧、清香園,江蘇的恆順、蘇美、小二黑,福建的永春,山東的玉兔、巧媳婦、欣和、燈塔、德馨齋,天津及河北的天立獨流、統萬珍極、天賜,北京的龍門、和田寬,上海的鼎豐、寶鼎,貴州的味蓴園,廣東的海天、致美齋、美味鮮,浙江的雙魚,東北的正陽河,以及新疆的笑廚等等。
國外的主要食醋產品,包括歐洲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果醋,英國的麥芽醋,奧地利、美國的蘋果醋,以及日本的糧食醋、果醋以及用於日本料理的調和醋。
(3)食醋文化建設
食醋在中國有2000年的歷史,食醋產品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文化典故。因此,在做好產品的市場營銷、向消費者進行市場的拓展和推廣的同時,食醋的品牌企業特別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企業紛紛開展食醋文化建設,既推動了食醋市場的發展,也擴大了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食醋文化建設包含幾個方面,一是開展工業旅遊,如山西紫林、江蘇恆順、北京六必居等企業的開拓的旅遊項目;二是進行項目申遺,如寧化府益源慶歷史檔案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三是建設相應的博物館和文化館,如保寧醋、清香園博物館以及鎮江香醋的醋文化博物館等。更多食醋行業現狀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食醋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