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維修行業的出現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快速發展已經了十幾年了。有數據表明,2016年國內手機保有量是13.5億部,年出貨量超過5億部,雖然已經不再是爆發式增長但整個行業還在穩步持續走高;因此催生的基於手機售後服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15%手機維修率,客單價在350元來計算,就將近千億級的市場空間等待挖掘。以下是手機維修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龐大的手機市場需求促使手機維修行業逐漸向專業化、標準化、統一化發展。據手機維修行業現狀了解,國內從事售後服務的企業以渠道商、廠商指定維修網點為主,數量眾多,規模化程度低,地域特徵明顯,缺乏跨區域或全國性有競爭力的獨立第三方售後服務提供商。僅以深圳為例,市區就存在著數以千計的年營業額在10-30萬左右的小型維修提供商乃至個體戶。
在我國手機產業發展早期,手機售後服務主要由各生產廠商獨立實施。最初,手機廠商在大型城市建立中心維修服務站點,在此基礎上向下發展授權服務站,由授權服務站收取故障手機,由中心維修服務站負責修理,該模式維修速度慢,只能基本滿足手機用戶對於售後服務的需求;此後,手機廠商推出了快速維修服務,在一級市場建立一套快速反應的維修隊伍,可以較快地為手機用戶提供售後服務,但增加了手機廠商運營成本。
分析手機維修行業現狀,隨著手機行業競爭加劇,特別是越來越多國內手機廠商的出現,整個手機行業的利潤水平逐漸下降。手機售後服務的質量對手機品牌的口碑有較大影響,而建設大範圍的售後服務網絡不僅需要大量、持續的資金投入,還需要經營者具備優秀的連鎖經營管理能力,故手機廠商逐漸將手機售後服務外包。故越來越多第三方服務機構的深度介入手機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