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脫水機行業發展了解,目前一些已開發國家普遍通過脫水蔬菜、冷凍蔬菜等方式對蔬菜進行加工,其儲藏量與加工量已經占到所產蔬菜總量的80%.在美國,加工菜與鮮菜的比例已從上世紀60年代的38∶62,上升到如今的 60∶40.我國是世界第一蔬菜生產國,但脫水蔬菜品種少,範圍窄,整個產業發展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有待進一步發展壯大。現對2015年我國脫水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制約脫水蔬菜發展的六大因素
首先,我國糧食、水果、肉類、禽蛋、水產品以及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產量雖位居世界首位,但在加工總量和加工水平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已開發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大都在3∶1,而我國只有0.6∶1;已開發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達到80%以上,而我國只有45%,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
脫水蔬菜市場加速蔬菜脫水機的發展
其次是管理體制不順。對於蔬菜加工業的指導和管理缺乏統一規劃、分類指導、統一協調,造成產前、產中、產後脫節問題,影響了脫水蔬菜產業發展。
第三是我國從事脫水蔬菜的科研、設計和生產等企業和部門多處於分散狀態,科技開發和儲備不足。脫水蔬菜企業絕大多數規模小且實力弱,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名牌企業或企業集團為數不多,生產經營成本高,產品質量不穩定;技術水平比已開發國家落後20至30年以上,國際市場上的高檔脫水蔬菜大都是用真空冷凍技術生產的,而我國目前僅有少數廠家能夠生產。
第四是脫水蔬菜品種創新及繁育技術體系落後,品種單一。目前脫水蔬菜僅有20多類30多個品種,與上千種蔬菜品種相比,範圍太窄。
同時,生產規模偏小,組織化程度低,均衡供貨能力差,與加工業發展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第五是加工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產品標準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限量等質量安全指標少,與農業生產發展的實際需要相差較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消費安全的需要。標準技術含量偏低,與農業生產發展的實際需要相差較遠。國際采標率低,與國際標準對接不夠。
第六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在信貸、稅收、投資等方面,國家對脫水蔬菜加工業的扶持政策比較少,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提高加工機械覆蓋率 增加農產品的附屬價值
脫水機發展前景報告顯示,蔬菜脫水技術和設備,是機械運動和工作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和數字信息和蔬菜脫水蔬菜設備機械設備和技術,形成了對傳統製造業和機電一體化製造新產品新技術的滲透。
目前,一些已開發國家通過脫水蔬菜、冷凍蔬菜等方式對蔬菜進行加工,其儲藏量與加工量已經占到所產蔬菜總量的80%.我國作為世界第一蔬菜生產大國,卻僅有幾千家蔬菜加工企業,而且規模小、加工設備技術落後,產品結構相當不合理。其中脫水蔬菜僅有20多類,30多個品種,與我國上萬種蔬菜品種相比,範圍太窄。同時,國際市場上的高檔脫水蔬菜大都是用真空冷凍設備生產的,而我國目前僅有少數廠家能生產出此種高檔脫水蔬菜。
據了解,脫水蔬菜的加工一般包括自然風乾、熱風乾以及冷凍乾燥三種方式。目前在我國普遍存在的是自然風乾和熱風乾。脫水蔬菜幾乎能應用到食品加工的各個領域,可用於提高產品的營養成分,改善產品的色澤和風味,以及豐富產品的品種、結構。 在國內,蘑菇、木耳等農家傳統蔬菜自然風乾的比較多,冷凍乾燥則是葉菜類多一些。像青刀豆、花椰菜、白菜、胡蘿蔔、大蒜等等。尤其是蒜粉,我國出口比較多,主要是靠熱風乾或者是冷凍乾燥製做的。 由於近年來世界食品工業的迅猛發展,脫水蔬菜曾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態勢,市場缺口較大。另外,由於一些已開發國家蔬菜生產成本加大,不少國家和地區都願意從我國進口廉價的商品蔬菜,中國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將蔬菜資源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與經濟優勢。
因此,可以說脫水蔬菜的巨大市場潛力將給蔬菜脫水機帶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