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向好的利好下,我國乘用車市場進入穩健增長期,並基數較高的情況下同比仍增長2.6%,預計將有力地支撐我國汽車行業平穩增長。以下是小型車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在2000年10月的十五計劃為私車消費開啟綠燈後,面向私人消費的汽車品種不斷增多。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汽車市場隨之逐步開放。從2002年1月1日起,國家七次下調汽車進口關稅,整車關稅從2001年的80%,最終降到2006年7月1日的25%。2002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長37.51%,相比同期13.05%的GDP增速。小型車市場分析,2002和2003兩年時間,汽車銷量增長達到階段性峰值。
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2450.33萬輛和2459.76萬輛,同比增長3.25%和4.68%,增速比上年同期減緩4.01個百分點和2.18個百分點。小型車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其中乘用車產銷2107.94萬輛和2114.63萬輛,同比增長5.78%和7.30%;商用車產銷342.39萬輛和345.13萬輛,同比下降9.97%和8.97%。
2017年,我國汽車行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4110餘家,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分別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速8.8個百分點、9.5個百分點,推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4.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185.8億元,同比增長14.1%,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出9.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677.4億元,同比增長10.8%,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出2.3個百分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37億元,同比增長4.5%,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出0.9個百分點。
2018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在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和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釋放的共同作用下,國民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受此影響,汽車行業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產品結構調整和更新步伐持續加快,產銷增速呈逐月增高態勢,尤其是6月後同比更是呈現快速增長。全年汽車產銷均超2800萬輛,連續八年蟬聯全球第一,行業經濟效益指標呈明顯增長,對確保宏觀經濟平穩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具有多元化是我國汽車市場的一大特點,同時,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汽車產業的提升。2012年至今,我國的汽車市場進入了一個繁榮的階段,每年的汽車產量以20%的速度增長。現在,我國的汽車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而此後的增長的速度也在預料之中,並逐漸進入到了穩步增長的時期。而目前,面對著國內外汽車行業的複雜環境,依靠著中美汽車市場的扶持,一些知名的汽車品牌因此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不過這樣的局面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而受中日關係的影響,進口車的銷量也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小型車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在國際品牌正處於低谷的狀態下,我國的汽車產業將何去何從,成為了很多專家關注的問題。
(二)消費的高度個性化決定了汽車行業集中度不能跟家電、手機行業簡單類比。從通過與空調行業全球格局的對比來看,全球汽車CR3在32%左右,而空調在 50%左右,汽車行業競爭格局不如空調行業集中。從明星產品份額角度來看,目前全球最熱銷車型為豐田卡羅拉,2018年全球銷量為131.3萬輛,對應汽車市場份額僅有1.4%。汽車行業集中度與家電、手機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汽車消費的高度個性化。汽車是僅次於房屋的第二大消費品,消費者對包括外觀、動力、性能穩定、安全系統等諸多方面的要求存在差異,因此汽車消費相比空調、手機等產品更加具備個性化的特徵,因此汽車行業格局不能簡單與家電、手機行業相類比。
在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等多重因素刺激下,2019年汽車電子化進程將加速推進,汽車電子相關產業將迎來戰略機遇期。我國汽車電子產業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未來在汽車整車成本中的比例將快速增加,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以上便是小型車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