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成山的煉鐵廢渣、隨風飛揚的粉煤灰,這些曾經困擾貴州省六盤水市的工業垃圾,如今已成為當地新型節能建材企業眼裡的「香餑餑」。
六盤水市副市長周宏文告訴記者,六盤水市是我國南方著名煤都、鋼城,每年的煤炭和鋼材產量分別為1000萬和500萬噸左右,為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了不小的力量。不過,煤炭和鋼鐵工業的發展,也給這座工業城市每年帶來了約120萬噸煉鐵廢渣和約1000萬噸的粉煤灰。如何處置這些工業垃圾,成為六盤水市實現科學發展中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現對2016年六盤新牆體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近年來,六盤水市通過發展節能建材,使這些工業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在六盤水恆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記者看到,該公司將煉鐵廢渣和粉煤灰作為85%的原料,應用自主研發的生產工藝,生產出了粉煤灰水渣複合自保溫砌塊。
根據測算,全國每年建築需牆體材料約6億立方米,其中外牆約占1億立方米。如果這些牆體材料在生產過程中,能夠使廢渣添加率都達到85%,每年可消納固體廢物3.84億噸,按堆高15m計算,每年可節約堆渣占地3.8萬畝。
目前,建築保溫行業大都採用外牆複合保溫工程技術,節能、防火、經濟性三者之間的矛盾一直是這個領域的系統性難題。有機材料保溫性好,但非常易燃,普通無機材料保溫性差,已開發國家使用的岩棉材料既防火又保溫,但成本太高。恆遠新型建材的自保溫技術是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個突破。
記者了解到,由於這種砌塊結構層與保溫層合成一體,且砌築牆體時,與傳統砌塊、空心磚施工一樣,一次性砌築,不需採用其它任何特殊的隔熱保溫措施,解決了夏熱冬冷地區外牆外保溫系統不宜粘貼瓷片、外牆外保溫系統使用壽命與房屋結構不同壽命、外牆外保溫系統維修困難、節能投資成本較高等弊病,又克服了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低、隔熱性能不夠、易開裂等難題。
更重要的是,與複合牆體保溫系統壽命最長不超過20年不同,自保溫砌塊可以與建築主體保持相同壽命,其中的保溫層還可以進行回收循環使用,大大減少有機建材廢棄物的處理難題。
恆遠公司董事長鄧興貴告訴記者,早在2007年,恆遠公司就看到了綠色節能建材的發展機遇,並決定淘汰過去的粘土燒結磚生產線,從零開始發展低碳新型建材。5年以來,公司累計投入2億餘元,引進國際先進建材設備,並自主研發、申報了16項技術專利和產品專利,為公司進軍節能建材行業注入了全新動力。目前,恆遠公司的牆體材料產品已經在貴州省內廣泛營運用。
2016-2021年新牆體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隨著我國綠色建築的推進與發展,以牆體材料為代表的新型節能建材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更強大的生命力。
不過,有關專家表示,目前,新型節能建材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需要各方力量尤其是政府加大推動力度,特別是通過出台相應政策,推動整個建築工程的技術鏈條和產品鏈條的優化升級,使新技術、新產品進一步體現在設計規程、工藝規程、建築質量標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