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蓄電池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429億美元,同比增長0.70%。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電池為蓄電池、鋰離子電池和氫鎳電池,以下是蓄電池市場分析。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蓄電池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超過40%。據蓄電池行業分析數據統計,我國的電池生產企業約有350家,各類電池年生產能力約150億至160億隻。每年就越有3. 2 億塊手機電池變成電子垃圾。僅以蓄電池為例,每年我國廢舊蓄電池產生量超過2.6×106 噸,而正規的回收比率不到30%。每年我國至少超過60%的廢舊蓄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數十萬噸含鉛廢酸被直接傾倒,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置體系亟待完善。
蓄電池按電極材料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分為蓄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鎳鎘電池等四大類。蓄電池市場分析指出,蓄電池具有性價比高、容量大、功率高、壽命長、安全可靠等優點,是目前產量最大、用途最廣的一種電池;鋰離子電池憑藉能量密度高的優勢也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上游高端蓄電池生產商議價能力較強。蓄電池行業的上游包括鉛、硫酸、塑料等,蓄電池行業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大,鉛和硫酸行業整體呈現產能過剩,且電池製造是鉛的重要下游應用領域,從而鉛酸蓄電池行業對鉛和硫酸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上游原材料受環保政策影響,價格波動較大,對電池行業成本影響明顯。貿易商的上游為鉛冶煉行業,由於鉛及鉛鈣合金占蓄電池成本的大部分,鉛冶煉行業對企業影響較大。國內鉛冶煉企業數量較多,競爭較為激烈,為減少原材料價格波動對行業盈利能力的影響,企業一般會與客戶就產品銷售價格建立鉛價聯動的機制。
目前,我國廢舊鋰電池處理企業還很少,該領域仍處於起步階段。蓄電池市場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再利用市場規模巨大:預計市場規模在2020年超過52億元,2021年將超過100億元,2022年將超過300億元。也就是說,動力蓄電池回收再利用不僅是環保所需,還有著不小的經濟效益。國家早已把廢蓄電池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並發布《蓄電池行業准入條件》規定採用落後工藝和含鎘超過0.002%的電池企業應於2020年底進行淘汰。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行業協會等部門及組織先後出台了多項電池行業的專項規劃和包括蓄電池行業在內的產業發展調整綱要,包括但不限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輕工業發展規劃》、《電池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此外,隨著我國環保要求不斷提升,部分不符合環保規範要求的小企業逐漸淘汰。在政策引導及環保要求等因素作用下,我國鉛蓄電池行業不斷整合,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以上便是蓄電池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