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血液由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其中血漿約占血液體積的55%。國際血製品巨頭企業能從血漿中提取20多種蛋白成分,大部分廠家都能夠從血漿中提取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人免疫球蛋白、血源性凝血因子以及蛋白酶抑制劑等產品。以下對血液製劑行業概況分析。
血液製劑行業概況分析,2015年國內血液製品市場規模由2011年109億元增加至165億元,近五年年CAGR為17.8%。隨著血製品價格放開、漿站審批數量增加、產品結構優化等,血液製劑行業分析預計2015-2019年血製品行業的CAGR為27.8%,到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 557億元。
2011-2019年中國血液製品市場規模統計及預測
我國血液製品生產始於上世紀60年代,從兩三家生產企業,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血液製品生產企業總數增加到70家左右。近年來,隨著監管部門推動生產工藝升級,大部分小型生產企業被淘汰。現從三大有利因素來分析血液製劑行業概況。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品臨床適用症狀的增加、老齡人口數量的增長、國內血液製品的供需缺口不斷擴大。血液製劑行業概況分析,血液製品正被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所急需,如人血白蛋白適用於癌症化療或放療患者、低蛋白血症、燒傷、失血創傷引起的休克、肝病、糖尿病等;人免疫球蛋白適用於預防麻疹和傳染性肝炎;組織胺人免疫球蛋白,可用於預防和治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膚病、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在臨床治療中,血液製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需求越來越大。預計短期內,血液製品的供需緊張不會緩解。
血液製劑行業概況分析,目前血液製品供應的緊張局面,主要原因是原料血漿的缺乏。為緩解血液製品供需緊張,衛生部此前提出「十二五」期間血液製品「倍增」計劃,即「十二五」期間我國血液製品供應量力爭比「十一五」末增加一倍。
國家還將加強血液製品產業扶持力度, 研究出台血液製品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2012年初,針對血液製品供應的緊張局面,衛生部發文鼓勵各地設置審批單採血漿站,並適當擴大現有單採血漿站的采漿區域,提高血漿採集量;要求各地在設置審批單採血漿站時,向研發能力強、血漿綜合利用率高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傾斜, 引導血液製品生產企業提高研發水平和血漿綜合利用率。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將建立起適應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較完善的衛生體系,醫保政策將更加完善,對血液製品的使用也將提供更多的覆蓋。血液製劑行業概況分析,各地大病保障也已開始試點逐步將血友病等需長期使用血液製品的疾病納入保障範圍。隨著醫療衛生體系和醫療保險制度的逐步完善,人們健康水平將逐步提高,患者負擔也有望減輕,這將增加對血液製品的需求。
血液製品生產的主要成本來自原料和研發,企業想要提升競爭力,就必須提高血漿的綜合利用率。血液製劑行業概況分析,血液中有150餘種蛋白及因子,國外技術較好的公司能分離提取出22~24種,我國能夠生產的產品種類在血漿綜合利用上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上述各企業在企業年報中也均提及,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發效率,拓展產品線,改善產品結構,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