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製劑 內容詳情
血液製劑行業政策
 血液製劑 2019-02-15 12:20:24

  人體血液由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其中血漿約占血液體積的55%。血液製品屬於生物製品範圍,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漿為原料,採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製備的生物活性製劑。以下對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

  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血液製品批簽發量總計4673萬(瓶、支)。血液製劑行業分析指出,分月度來看,前三季度我國血液製品批簽發量保持波動變化趨勢,最多的是8月,批簽發量為768.56萬(瓶、支、盒),最少的是1月,僅為217.243萬(瓶、支)。從前三季度我國血液製品批簽發占比來看,平均占比為9.8%,占比最大的是8月,為14.58%;占比最小的是1月,為4.1%。

血液製劑行業政策

  追溯血液製品行業盛衰交替的原因,直接因素往往是原材料供應關係的影響,而在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政策這雙「有形之手」。縱觀血液製品行業的發展歷史,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曾出現過嚴重的事故,因此,該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都受到了政府和政策的嚴格管制。現從四大點來分析血液製劑行業政策。

  首先從產品品類來看,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我國血液製品的種類僅有12個,遠低於國外的幾十種品類,且我國血液品類全部為血源性產品,在重組血液製品和特殊血液製品方面與國外相差甚遠。

  其次從產品技術來看,由於國內的血液製品企業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在品種研發、技術升級等方面沒有足夠的動力,使得我國的血液製品企業在血漿利用率上都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這導致本身就原料相對緊張的血製品更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再次從終端使用量來看,國內的血製品人均使用量遠遠低於以美國為代表的已開發國家,且使用成份以白蛋白為主,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與美國以因子類為主的使用結構差異較大。

  因此,隨著血液製品市場的逐步放開,國內在血液製品使用上的需求將逐漸得到釋放,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特別是價格的放開也將促使未來血液製品市場的擴容。

  血液製劑行業政策分析,血液製品的原料是血漿,收集對象是血漿站采漿區域的戶籍的健康居民(獻漿員),由公司自身控制的單採血漿站收集。由血漿採集到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在生產企業內部完成,產品經過批簽發後,直接銷往藥品經營企業(經銷商)、醫療機構,最終由醫院、疾病控制中心等醫療機構提供給患者。

熱門推薦

血液製劑相關研究報告
血液製劑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