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為5.58億千瓦,占比接近三成,位列全球首位,規模化態勢已現。為了加快行業的轉型,各國需要建立正確的政策框架,推動落後領域的創新和再生能源新技術的發展。以下對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
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2016年,我國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5.7億千瓦。再生能源行業分析預計,2018年我國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6.2億千瓦,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57%,2022年將達到7.1億千瓦。
再生能源是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對於會窮盡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種能源,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現從五大基礎來分析再生能源行業現狀。
一是我國可再生能源具有豐富的資源量。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其中水電技術開發量為6.6億千瓦,到「十二五」末只開發了30%;風電技術開發量102億千瓦,目前已開發量為1.5億千瓦;截至2016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662億千瓦時,僅占到儲量的萬分之0.16。當然,可再生能源的開發量與煤炭、石油不可直接對比,但通過數據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但目前開發程度較低,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規模逐步擴大。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到2016年底,全國水電裝機達到3.3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站30542萬千瓦,抽水蓄能2669萬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風電併網容量連續7年領跑全球,到2016年底,全國風電併網裝機1.49億千瓦,年發電量241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4個百分點。從2013年起,我國太陽能產業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應用市場,2015、2016年連續兩年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全國光伏併網裝機容量在2015年4300萬千瓦的基礎上,增加到7818萬千瓦,發電量600多億千瓦時,太陽能熱利用面積超過4億平方米。另外,生物質能利用規模達到3500萬噸標準煤,開發建設規模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三是可再生能源技術日趨成熟。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在水電方面,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300米及以上混凝土雙曲拱壩;在風電領域,1.5~5兆瓦的風機已經實現批量生產;在光伏領域,依託國家光伏領跑示範基地,推動光伏產品先進性指標提升。另外,為了發展新能源,在儲能技術、多能互補技術以及微電網等方面也進行了有效的示範。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產業的製造能力已經位居世界首位,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
四是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逐步健全。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國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成立水電、風電、光伏領域的標準化委員會,推進了標準體系的建設。認證、建設、勘察能力不斷加強,支撐水電、新能源等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五是可再生能源經濟性不斷提高。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是成本下降最快、經濟性提高顯著的能源類型。光伏在2010年的單位千瓦造價為2萬元左右,2012年下降到至1.1萬元左右,截至目前降至為7000元左右。上網電價由最初的1元錢降至目前0.6~0.8元/千瓦時,經濟性顯著提升。
再生能源行業現狀分析,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保障能源安全、加強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我國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