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SIM卡產業鏈已經趨於成熟,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智能SIM卡分為Nano SIM卡和雙用SIM卡。以下是智能SIM卡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智能SIM卡作為安全信息系統的重要物理載體,涉及晶片、軟體、安全、新材料等多學科技術交叉應用,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融合多個領域的最新應用技術。目前國內智能SIM卡的製造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在應用領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與國際領先企業還有一定差距,現跟隨筆者了解智能SIM卡行業定義及分類: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也稱為用戶身份識別卡、智慧卡,GSM數字行動電話機必須裝上此卡方能使用。在電腦晶片上存儲了數字行動電話客戶的信息,加密的密鑰以及用戶的電話簿等內容,可供GSM網絡客戶身份進行鑑別,並對客戶通話時的語音信息進行加密。智能SIM卡行業分析,2018年12月1日,天津等五省市率先啟動攜號轉網,不換號碼可轉運營商。
Nano SIM卡:Nano SIM卡是4FF標準的SIM卡,由蘋果公司最早提出,向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提交。這種NanoSIM卡比Micro SIM卡小三分之一,比起普通SIM卡則小了60%,而且厚度也減少了15%。為12.3mm×8.8mm×0.7mm。運營商對Nano SIM卡頗感興趣,並有望於2012年推出首款使用Nano SIm卡的手機。在2012年舉行的美國無線通信展(CTIA WIRELESS 2012)上,業界領先的SIM卡製造商捷德公司(Giesecke & Devrient)展示了4FF標準的SIM卡--Nano SIM卡。展覽中的SIM卡樣式來看,Nano-SIM卡比才開始逐步推行的Micro=SIM卡更小,而且原來金屬觸點外圍的圓角也變為了直角。
雙用SIM卡:北京移動推出「雙用」SIM卡,可同時兼容普通SIM卡手機和Micro-SIM卡智能機,2013年2月19日起免費為用戶更換。智能SIM卡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移動新推的「雙用」SIM卡外形採用卡托套Micro-SIM卡的形式,對於普通SIM卡手機的用戶,直接摳下此SIM卡外層的大卡,安裝即可使用;而對於iPhone4/4S、HTC One X、三星Galaxy Note II、Nokia 920t等智能機用戶,則只需摳下裡面的小卡,就可搖身一變成為Micro-SIM卡使用。和原先剪卡後再塞進卡托的還原方式相比,「雙用」SIM卡採取了凹槽設計,Micro-SIM卡可以嚴絲合縫地嵌在外層的卡托中,並省去了購買還原「卡托」的程序。
隨著智能SIM卡技術的日趨成熟,智能SIM卡的應用領域也更加廣泛,目前已在金融、通信、社保、安全證件、交通、教育、醫療健康、電子政務等多個領域得到規模化的發展與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工作與生活的便利程度。以上便是智能SIM卡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