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是對醫療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市場競爭、區域市場、市場走勢及吸引範圍等調查資料所進行的分析。它是指通過醫療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和供求預測,根據醫療設備行業產品的市場環境、競爭力和競爭者,分析、判斷醫療設備行業的產品在限定時間內是否有市場,以及採取怎樣的營銷戰略來實現銷售目標或採用怎樣的投資策略進入醫療設備市場。
醫療設備市場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醫療設備行業市場供給分析及市場供給預測。包括現在醫療設備行業市場供給量估計量和預測未來醫療設備行業市場的供給能力。
2)醫療設備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醫療設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包括現在醫療設備行業市場需求量估計和預測醫療設備行業未來市場容量及產品競爭能力。通常採用調查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和相關分析預測法。
3)醫療設備行業市場需求層次和各類地區市場需求量分析。即根據各市場特點、人口分布、經濟收入、消費習慣、行政區劃、暢銷牌號、生產性消費等,確定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及用戶的需要量以及運輸和銷售費用。
4)醫療設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包括市場主要競爭主體分析,各競爭主體在市場上的地位,以及行業採取的主要競爭手段等;
5)估計醫療設備行業產品生命周期及可銷售時間。即預測市場需要的時間,使生產及分配等活動與市場需要量作最適當的配合。通過市場分析可確定產品的未來需求量、品種及持續時間;產品銷路及競爭能力;產品規格品種變化及更新;產品需求量的地區分布等。
醫療設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可為客戶正確制定營銷策略或投資策略提供信息支持。企業的營銷策略決策或投資策略決策只有建立在紮實的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只有在對影響需求的外部因素和影響購、產、銷的內部因素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後,才能減少失誤,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從而將經營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從海外醫療器械龍頭公司4月—6月的業績表現來看,部分有創新產品放量驅動的公司仍可以實現穩健增長;醫療設備龍頭公司的中國市場業務受醫療行業合規要求提升的影響,大多短期內有所承壓,但國際市場業務仍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建議關注醫療設備、高值耗材、IVD三個領域的投資機會。1)醫療設備:二季度招投標和業績有所承壓,下半年設備更新逐步落地,設備採購需求有望邊際改善。2)高值耗材:關注創新大單品進院及放量節奏,自下而上尋找高成長性方向。3)IVD:關注化學發光進口替代機會及關注呼吸道檢測相關產品需求提升趨勢。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醫療設備更新政策持續推進,有望在下半年逐步落地,從已披露的品類來看,預計CT、MR、超聲、DR、內窺鏡等大型設備受益明顯,短期國內招投標有望顯著改善,長期國產龍頭出海邏輯不變。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目前,全國各地區正在積極推進醫療設備更新政策的落地,廣東、重慶、安徽、福建、廣西、湖北等地區陸續發布相關政策和項目,明確了具體設備更新品類和數量、投資預算、資金來源、項目建設周期等,涉及CT、MR、超聲、DSA、PET-CT、內窺鏡、監護設備、放療、手術機器人等領域。市場對醫療設備招投標景氣度和業績承壓已有較為充分的預期,展望下半年,隨著各地設備更新政策逐步落地、配套資金支持逐步到位,下半年行業招投標或迎來邊際好轉。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把握細分增量市場機會。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處於高速成長階段,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高值耗材集采常態化,市場對已經納入集采的產品反應較小,未來主要看點在細分增量市場,通過產品創新滿足新的需求。體外診斷板塊在經歷了疫情帶來的爆發式業績增長後需要回歸常規IVD業務。醫療設備板塊受益於設備更新政策,隨著各地採購政策落地,醫療設備景氣度有望回升。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醫療設備更新利好賽道,有望加速國產化率進程,尤其是國產龍頭憑藉產品和市場積累將加速提升市場份額。本輪醫療設備更新改造將顯著利好影像、放療、監測等賽道,國產龍頭企業憑藉自身產品、技術積累和市場優勢,有望加速國產化,提升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的競爭力,其中,醫學影像設備多數中低端賽道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截至目前已有超20個省份公布醫療設備更新的相關計劃,預計後續資金、招標採購等相關配套措施有望持續落地。短期來看,終端招投標恢復情況及兌現節奏值得關注。考慮到本次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政策和配套措施逐步推進,醫療設備和科學儀器領域的需求有望得到擴容,相關公司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