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行業市場分析報告是對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市場競爭、區域市場、市場走勢及吸引範圍等調查資料所進行的分析。它是指通過智能行業市場調查和供求預測,根據智能行業產品的市場環境、競爭力和競爭者,分析、判斷智能行業的產品在限定時間內是否有市場,以及採取怎樣的營銷戰略來實現銷售目標或採用怎樣的投資策略進入智能市場。
智能市場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智能行業市場供給分析及市場供給預測。包括現在智能行業市場供給量估計量和預測未來智能行業市場的供給能力。
2)智能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智能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包括現在智能行業市場需求量估計和預測智能行業未來市場容量及產品競爭能力。通常採用調查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和相關分析預測法。
3)智能行業市場需求層次和各類地區市場需求量分析。即根據各市場特點、人口分布、經濟收入、消費習慣、行政區劃、暢銷牌號、生產性消費等,確定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及用戶的需要量以及運輸和銷售費用。
4)智能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包括市場主要競爭主體分析,各競爭主體在市場上的地位,以及行業採取的主要競爭手段等;
5)估計智能行業產品生命周期及可銷售時間。即預測市場需要的時間,使生產及分配等活動與市場需要量作最適當的配合。通過市場分析可確定產品的未來需求量、品種及持續時間;產品銷路及競爭能力;產品規格品種變化及更新;產品需求量的地區分布等。
智能行業市場分析報告可為客戶正確制定營銷策略或投資策略提供信息支持。企業的營銷策略決策或投資策略決策只有建立在紮實的市場分析的基礎上,只有在對影響需求的外部因素和影響購、產、銷的內部因素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後,才能減少失誤,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從而將經營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在一年一度的國際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日發布公告說,將人工智慧定為2025年國際教育日主題,並呼籲教科文組織會員國加大對教師和學生的培訓投入,推動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理性應用。聯合國將每年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教科文組織計劃於24日在巴黎和紐約召開會議,並舉辦網絡研討會,就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地位展開全球探討。公告指出,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但是教育行業實踐仍然缺乏清晰指導。教科文組織2023年5月對全球範圍內450所教學機構的調查顯示,僅10%的學校和大學對人工智慧的使用制定了正式框架。到2022年,僅7個國家為教師制定了人工智慧相關的框架或培訓方案,15個國家將人工智慧培訓目標納入國家課程體系。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在公告中指出,人工智慧為教育帶來了重大機遇,但其在學校的應用必須遵循明確的倫理準則。為充分發揮其潛力,這一技術應補充而非取代學習中的人文維度和社會維度。人工智慧應成為服務教師和學生的工具,用於提升他們的自主性和福祉。(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