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芯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電芯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電芯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電芯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電芯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電芯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電芯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電芯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電芯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電芯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電芯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研究顯示,7月動力電池需求端整體平穩,但由於正極材料價格持續走跌,以及鈷、鎳、銅等電池金屬價格下跌,特別是銅價大幅走跌,導致電池材料成本繼續下降,使得電芯價格呈微跌趨勢。7月動力電芯價格環比微降2%,其中方形三元、方形鐵鋰和軟包型三元動力電芯月均價分別為人民幣0.48元/Wh、0.41元/Wh和0.50元/Wh。7月磷酸鐵鋰儲能電芯產業在低價殘酷競爭下,均價降至約0.38元/Wh,環比下降9%。7月底碳酸鋰價格價格已跌至每噸8萬元左右,供給過剩的格局未變,預估第三季碳酸鋰價格將繼續震盪探底。
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研究顯示,6月由於下游電池端的原料以庫存去化為主,鋰鹽需求端處於弱勢,碳酸鋰環節整體出貨不暢,由於供應端供給過剩局面短期難以化解,碳酸鋰價格跌破年內新低,從上月的每噸人民幣10萬元以上進入9萬元區間博弈。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持續走低,電池成本再次下降,動力電芯價格將繼續回落。TrendForce集邦諮詢統計,6月動力電芯價格環比下跌1-2%;磷酸鐵鋰儲能電芯均價0.41元/Wh,環比下跌4.2%。目前各大廠商已在300Ah+ 大容量電芯產品上展開競爭,2024年二季度後多數主流廠商基本已實現300Ah+電芯量產,預計電池成本有進一步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