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行業現狀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有:
1)高溫行業生命周期。通過對高溫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需求增長率、產品品種、競爭者數量、進入壁壘及退出壁壘、技術變革、用戶購買行為等研判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2)高溫行業市場供需平衡。通過對高溫行業的供給狀況、需求狀況以及進出口狀況研判行業的供需平衡狀況,以期掌握行業市場飽和程度;
3)高溫行業競爭格局。通過對高溫行業的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的分析,掌握決定行業利潤水平的五種力量;
4)高溫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為數據分析,包括高溫行業的競爭企業個數、從業人數、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出口值、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負債、行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
5)高溫行業市場競爭主體企業。包括企業的產品、業務狀況(BCG)、財務狀況、競爭策略、市場份額、競爭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資及併購分析。包括投融資項目分析、併購分析、投資區域、投資回報、投資結構等。
7)高溫行業市場營銷。包括營銷理念、營銷模式、營銷策略、渠道結構、產品策略等。
高溫行業現狀分析報告是通過對高溫行業目前的發展特點、所處的發展階段、供需平衡、競爭格局、經濟運行、主要競爭企業、投融資狀況等進行分析,旨在掌握高溫行業目前所處態勢,並為研判高溫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關高溫行業現狀分析,可供參看:
10月31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了《2024年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全球報告:遲緩的氣候行動使我們面臨創紀錄的威脅》(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在監測健康威脅的15項指標中,有10項指標創下了新紀錄。報告指出,2023年,與沒有氣候變化的情況相比,人們前所未有地平均遭受比預期多50天的威脅健康的高溫。在全球範圍內,人們在進行輕度戶外運動(如步行或騎自行車)時,平均有1512個小時暴露於至少中等程度的熱應激風險的高溫環境中。雪梨大學熱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報告作者之一的奧利·傑伊(Ollie Jay)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極端高溫的影響是「隱蔽的」,某些特定人群更容易受高溫影響,比如嬰兒、老人、孕婦和部分疾病患者。報告強調,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危害也正在影響著勞動生產率。高溫暴露導致 2023年潛在勞動工作時長損失達到創紀錄的 5120 億小時,潛在收入損失價值達到835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事實上,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全球年平均經濟損失在2019-2023年達到了2270億美元,與2010-2014年相比增加了23%。相當於低收入國家(7.6%)和中等收入國家(4.4%)國內生產總值的很大一部分。(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