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航天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航天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航天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航天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航天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航天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航天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航天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航天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航天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航天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航天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航天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證監會官網顯示,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上市輔導,由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年7月29日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券商為中金公司。
中信建投研報稱,政策監管、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正合力推動中國商業航天進入高質量發展拐點。政策監管明確:國家航天局7月21日發布商業航天全壽命周期質量新規,明確「終身追責制」與高風險項目獨立評估,倒逼企業從「野蠻生長」轉向技術與管理雙輪驅動,加速行業洗牌;技術攻堅提速:垣信衛星13.36億元發射服務招標(一箭18星/10星)釋放組網加速信號;生態協同擴容:國家航天局主導的商業航天創新聯合體7月22日開放50家成員准入,以「技術共研-數據共享-風險共擔」機制補全產業鏈短板。截至7月,千帆星座共發射組網90顆星。預計今年下半年起,各型民營大液體火箭將迎來密集首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或將開始提速。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解讀2025年1—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上天入海」盡顯工業高質量發展活力。1—5月份,我國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產業快速發展,帶動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行業利潤同比增長56.0%。其中,在國產大飛機成功商業運營兩周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啟動以及商業航天企業不斷取得新成果推動下,飛機製造、太空飛行器及運載火箭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20.7%、28.6%,同時帶動航空航天相關設備製造行業利潤增長68.1%。在海洋經濟大力發展背景下,船舶及相關裝置製造行業利潤增長85.0%,其中金屬船舶製造利潤增長111.8%,相關的船用配套設備製造、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利潤分別增長63.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