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品牌排行榜 通信 內容詳情
2024年通信十大品牌排行榜 通信品牌有哪些
 通信 2024-11-06 11:10:05

中國報告大廳網的最新《2024-2029年全球與中國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揭示了通信行業的品牌影響力。2024年,通信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各大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2024年通信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品牌在通信的生產和供應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在國內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2024年通信品牌排行榜的詳細排名為華為HUAWEI、中興ZTE、ERICSSON愛立信、諾基亞貝爾、CISCO思科、新華三H3C、烽火FiberHome、普天POTEVIO、中天科技ZTT、中國信科CICT。

表1:2024年通信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稱企業名稱省份/地址
1華為HUAWEI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東省
2中興ZTE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
3ERICSSON愛立信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
4諾基亞貝爾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5CISCO思科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
6新華三H3C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浙江省
7烽火FiberHome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
8普天POTEVIO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9中天科技ZTT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
10中國信科CICT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

一、品牌簡介

(一)華為HUAWEI

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20.7萬員工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30多億人口提供服務。 華為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為世界提供多樣性算力,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和組織,因強大的數字平台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讓消費者在家居、出行、辦公、影音娛樂、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 華為堅持基礎研究不動搖,堅持開放創新不動搖,開放心胸,沿著客戶的需求順勢而為,同時加強科學技術牽引客戶需求,構建靈活的商業模式,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萬業,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二)中興ZTE

中興通訊是全球知名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政企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創新的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公司成立於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業務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1/4以上人口,致力於實現「讓溝通與信任無處不在」的美好未來。 中興通訊堅持以持續技術創新為客戶不斷創造價值,在全國設立了11家研發機構,同時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力度,保持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晶片等核心領域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連續多年保持在營業收入10%以上。截至2021年底,中興通訊擁有全球專利申請量8.4餘萬件,已授權專利超過4.2萬件,累計獲得中國專利獎10項金獎。同時,中興通訊是全球5G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中興通訊堅持在全球範圍內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社會、環境及利益相關者的和諧共生;運用通信技術幫助不同地區的人們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將「創新、融合、綠色」理念貫穿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以及研發、生產、物流、客戶服務等全流程,為實現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社區公益和救助行動,2021年12月,中興通訊A股和H股均被納入富時社會責任指數系列。中興通訊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和 GeSI(The 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組織的成員,自2009年起,已連續14年主動向社會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中興通訊持續踐行「數字經濟築路者」的自身定位,深度聚焦ICT基礎設施,與合作夥伴和合共生,助力全球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ERICSSON愛立信

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LMEricsson)於1876年成立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程控交換機,已發展到全球大型移動通訊設備商,愛立信的業務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處於先導地位的端到端全面通信解決方案以及專業服務的供應商。 愛立信的全球業務包括:通信網絡系統、專業電信服務、專利授權、企業系統、運營支撐系統(OSS)和業務支撐系統(BSS)。愛立信的2G、3G、4G、5G無線通信網絡被世界上各大運營商廣泛使用和部署。愛立信還是移動通信標準化的全球領導。 愛立信助力通信運營商捕捉連接的價值。業務組合跨網絡、數字服務、管理服務和新興業務,幫助客戶提高效率,實現數位化轉型,找到新的收入來源。愛立信持續投資創新,從固定電話到移動寬帶,致力服務全球數十億用戶。愛立信在斯德哥爾摩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 從1892年愛立信與中國簽訂了供貨合同到1894年2000部電話機遠渡重洋抵達上海,愛立信與中國的百年故事就此拉開了序幕。如今,已經紮根中國130周年的愛立信全程參與了中國通信網絡1G到5G的建設。在未來,愛立信將不忘初心、保持創新,敢於暢想,敢於實踐,繼續書寫好下一個百年的中國故事。

(四)諾基亞貝爾

諾基亞貝爾秉承「科技以人為本」的全球理念,在中國設立了研發、市場、服務、全球交付、供貨等全產業鏈布局。 諾基亞貝爾是諾基亞集團和中國保利集團旗下華信郵電的中外合資企業,諾基亞貝爾擁有豐富的本地和全球資源。諾基亞集團和華信郵電股東雙方各持50%股份,在董事會各有四席董事。2016年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相關安排,雙方同意財務報表由諾基亞報告,並另加1股作為象徵股歸屬諾基亞集團。這一獨特的股權架構是中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範例和先行者。 諾基亞貝爾擁有六大研發中心,一個全球服務交付中心,以及貝爾實驗室在中國的分支機構。諾基亞正在帶領全球部署更快、更安全,並能夠徹底改變生活、經濟和社會的端到端5G網絡。諾基亞貝爾恪守商業道德標準,堅持誠信經營,以高品質的技術創新服務社會。 諾基亞端到端產品線集合了網絡、軟體和服務,幫助用戶提升性能,從任意起點實現業務轉型。 網絡:利用高性能、安全網絡實現規模化交付。 軟體:通過原生雲應用實現業務與網絡間的互聯。 服務:運用專業經驗與支持助力業務與技術的共同轉型。

(五)CISCO思科

思科公司是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如今網絡作為一個平台成為了商業、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科的網際網路技術正是這些網絡的基礎。 全球業務發展 思科公司是美國成功的公司之一。1984年由史丹福大學的一對教授夫婦創辦。1986年生產路由器,讓不同類型的網絡可以互相聯接,掀起了一場通信革命。思科公司每年投入40多億美元進行技術研發。過去20多年思科幾乎成為了「網際網路、網絡應用、生產力」的同義詞。 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較大的網際網路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以上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思科堅信:網際網路將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娛樂的方式。 植根中國本土 思科於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擁有員工超過3400人,分別從事銷售、客戶支持和服務、研發、業務流程運營和IT服務外包、思科融資及製造等工作領域。思科在中國設立了16個業務分支機構,並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大型研發中心。 2005年10月,思科上海研發中心正式啟用,這將進一步增強思科公司定製化產品的能力,以滿足中國、亞洲乃至於全球電信運營商不斷變化的需求。 2006年5月,為了響應中國市場不斷提升的網絡服務需求,對本地客戶提供直接的支持,思科系統(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該公司專注於為中國客戶提供網絡生命周期服務,幫助用戶對網絡進行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和優化,以成功部署和使用網絡技術。 2006年11月,思科系統(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在滿足客戶網絡技術需求的同時,將幫助客戶更好地管理其現金與資產,採用創新、靈活的金融解決方案。 2007年11月1日,思科公司官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訪華。思科公司為此計劃未來三至五年內在中國承諾投入160億美元,其中包括本地採購方面的顯著提升,並增加在教育、思科融資租賃、研發、直接和間接投資以及銷售和服務運營等方面的投入。 2008年4月16日,思科約翰?錢伯斯再次訪華,在北京宣布了思科在中國的下一階段公司發展戰略和藍圖。作為「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思科將繼續加強與中國政府和產業的合作,並與中國在經濟、社會及環境等各個層面的發展目標相契合。 2008年5月四川發生歷史罕見的大地震後,思科迅速行動,很快地確定了在未來三年內提供總預算至少三億元人民幣針對教育與醫療的援助方案。思科將與政府和產業通力合作,打造以協同互聯的信息通信技術為依託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和醫療模式。藉助21世紀的互聯技術,縮小城鄉差距,更廣泛地分享教育和醫療領域的公共資源。 除了技術研發和業務推進,思科還激發中國本土的創新文化,思科已經針對中國本土的多家企業投入了7億美元,並將在未來五年增加3.5億美元相應投入。同時,思科公司也十分重視幫助中國教育和培養網絡人才,到2011年,思科將在眾多高等職業學院中新增300所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參與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培訓的學生總數將新增10萬人。 2010年1月,思科宣布將把亞太區及日本區重新劃分為三個大區,以更好地促進該地區各市場的戰略制定和資源投入。作為原亞太區組成部分的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將組成獨立的思科大中華區。 鑑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規模和增長速度,以及思科對中國業務的重視程度,單獨設立大中華區是思科中國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

(六)新華三H3C

新華三集團作為數位化解決方案領導者,致力於成為客戶業務創新、數位化轉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作為紫光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新華三通過深度布局「雲-網-算-存-端」全產業鏈,不斷提升數位化和智能化賦能水平。新華三擁有計算、存儲、網絡、5G、安全、終端等全方位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智能聯接、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同時,新華三也是HPE®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的中國獨家提供商。 新華三集團深耕行業數十年,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支持運營商、政府、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製造、電力、能源、網際網路、建築等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實踐,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百餘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三集團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發展引擎,目前研發人員占比超過50%,專利申請總量超過14,000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面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廣闊機遇,新華三持續深化「雲智原生」戰略,升級「數字大腦」,賦能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與變革,持續幫助客戶在發展過程中實現:更智慧的業務決策(Smart)、更及時的業務響應(Timely)、更敏捷的業務部署(Agile)、更可靠的業務保障(Reliable)、更安全的業務環境(Safe)。 「融繪數字未來,共享美好生活」是新華三集團的企業願景。未來,新華三將以數位化解決方案為畫筆、以融合之力為色彩,與廣大客戶和合作夥伴一道,精耕務實 為時代賦智慧!

(七)烽火FiberHome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信科集團旗下上市企業(股票代碼:SH600498),是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內光通信領域「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和創新型企業。 烽火通信秉承「最大限度挖掘數字連接價值,造福人類社會」的使命,全力構築先進技術,不斷貢獻烽火智慧,讓更多的人分享信息通信帶來的美好生活。 在全球50多個國家構建了完備的銷售與服務體系,形成11個全球交付中心,產品與服務覆蓋90多個國家與地區。擁有武漢、東北、華東、西南、西北、南美、南亞、北非等產業基地,全資、控股、參股等數十個子公司。 烽火通信始終將質量視為企業基業長青的核心要素,以客戶滿意為目標,圍繞三大質量管理系統,堅持「一切以客戶為導向」的方針,實現端到端的質量控制,提升售後質量管理,將風控和管理評審評價體系建設與公司年度規劃、組織績效管理、平台能力建設規劃等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實現體系的持續改進。 2001年,烽火通信根據ISO9001標準要求,結合本公司的實際運行特點,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2002年,通過SGS認證公司現場審核並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證書。隨後,逐步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通信行業質量管理體系、卓越績效模式等。2015年,納入全面風險管理,統籌考慮風險應對與質量改善規劃。每年進行監督審核,每三年進行換證審核,維護體系證書的有效性。在市場體系、研發體系、製造體系、採購體系及工程服務體系設置專職質量管理部門,進行質量控制,嚴格過程管理,保障產品質量。 遵循品質前控和預防為主的理念,以「三不」原則為核心,流程、方位、全員通過DMAIC和PFMEA等方法,降低內外部潛在的品質風險,提高產品質量。實現對客戶端的質量表現的度量分析,建立客戶投訴渠道,並對投訴事件進行針對性解決,提升售後質量管理。

(八)普天POTEVIO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普天」)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企業,其前身源於國家原郵電部工業局和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1999年9月更名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2017年12月更名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普天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了新中國完整的郵電通信工業製造體系,在不同歷史階段為國家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不斷推進從傳統通信設備製造商向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業務覆蓋信息通信與網絡安全、智能裝備與終端、智慧應用、創新創業園區服務、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等領域。 作為國家創新型高新技術骨幹企業,中國普天擁有上市公司5家,員工約2萬人。集團在京津冀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區和國外均建立了研發和產業基地,產品和服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向未來,中國普天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提升集團核心競爭力,致力於發展信息通信產業,創新電信、金融、能源、交通、物流等行業的智慧應用服務,持續為各行各業提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完善信息通信領域的業務布局,優化數位化渠道平台,培育產業技術和服務能力的全球競爭力,持續推動集團產業做強做優做大。

(九)中天科技ZTT

中天科技起步於1992年,以光纖通信起家,現在,中天科技已經形成信息通信、智能電網、新能源、海洋系統、新材料等多元產業格局。中天科技依靠精細製造和科技創新,產品技術水平部分與國際「並行」甚至「領跑」。作為我國光電傳輸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中天科技1995年起承擔國家火炬項目,1997年被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評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現已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10月2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 600522。中天科技自1992年起步至今,現已形成通信、電網、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產業格局,主營的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產品已形成近百個系列、上千個品種,囊括了我國光電線纜的新產品和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各大電信、電力運營商和廣電、交通、能源等領域,為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智能電網建設、海洋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中國信科CICT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由原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團)和原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集團)聯合重組而成,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公司註冊資本300億元,資產總額逾1000億元,員工人數3.5萬。集團總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中國信科集團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移動通信國際標準的主要提出者之一,是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集團由6家上市公司和多家非上市公司組成,分支機構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外30多個國家,產業聚焦「光通信、移動通信、光電子和集成電路、網信安全和特種通信、智能化應用、數據通信」六大方面,業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規模600多億元。 中國信科集團將致力於深入貫徹落實「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己」等精神,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指導思想,打造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企業。

二、品牌優勢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一)華為HUAWEI

表2: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0810065293.6宏小區到私有小區的切換方法及其宏網絡系統
2CN200610000395.0一種多處理單元負載均衡方法和多處理單元系統
3CN201310603859.7多路視頻檢測系統中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及伺服器
4CN201380001332.5一種數據預取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
5CN200810133266.8解碼調度方法和裝置

表3: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9254.1-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9254.2-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2部分:抗擾度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 40879-2021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21-10-112022-11-01
GB/T 40656.1-2021智慧城市 運營中心 第1部分:總體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4-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4部分:實體企業網關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二)中興ZTE

表4: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200810095251.7基於 MU-MIMO 的預編碼指示方法及裝置、控制方法
201105237.6實現非返回式備份保護的單板
3ZL200910093513.0一種以太環網保護中防止地址表重複刷新的方法及系統
4ZL200910002367.6一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發送功率控制方法
5200510115380.4一種多頻點小區中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的實現方法

表5: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Z 40954.1-2021標準化專業人員能力 第1部分:企業2021-11-262022-06-01
GB/Z 40954.2-2021標準化專業人員能力 第2部分:標準化相關組織2021-11-262022-06-01
GB/T 40809-2021鑄造鋁合金 半固態流變壓鑄成形工藝規範2021-10-112022-05-01
GB/T 40656.1-2021智慧城市 運營中心 第1部分:總體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657-2021公眾電信網 智能家居應用測試方法2021-10-112022-05-01

(三)ERICSSON愛立信

表6: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1080070845.8通信網絡中的移動性處理
2CN201080064196.0用於調節參考信號的功率的方法和設備
3CN201180072126.4標籤交換路徑的動態更新
4CN200980113631.1用於均衡射頻濾波器的方法和均衡器
5CN200980163230.7用於OFDM系統的延遲校準的方法和裝置

表7: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29239-2020移動通信設備節能參數和測試方法 基站2020-12-142021-07-01
YD/T 4000-2021面向物聯網的蜂窩窄帶接入(NB-IoT) 核心網設備測試方法(第二階段)2021-12-022022-04-01
YD/T 3976-20215G移動通信網 會話管理功能(SMF)及用戶平面功能(UPF)拓撲增強總體技術要求2021-12-022022-04-01
YD/T 3973-20215G網絡切片 端到端總體技術要求2021-12-022022-04-01
YD/T 3962-20215G核心網邊緣計算總體技術要求2021-12-022022-04-01

(四)諾基亞貝爾

表8: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420.2-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2部分:語音虛擬化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3-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3部分:實體家庭網關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4-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4部分:實體企業網關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8-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8部分:接口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7-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7部分:管理要求2021-10-112022-02-01

(五)CISCO思科

表9: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4993-2017節目分配網絡ASI/DS3適配器及解適配器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2017-11-012018-02-01

(六)新華三H3C

表10: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0910077232.6一種堆疊系統的拓撲收集方法和雙控制板設備
2ZL201010241015.9一種路由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3ZL201110406369.9路由收斂方法及設備

表11: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9254.1-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20275-2021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技術要求和測試評價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693-2021智能製造 工業雲服務 數據管理通用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690-2021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際計算參考架構2021-10-112022-05-01
GB/T 38624.2-2021物聯網 網關 第2部分:面向公用電信網接入的網關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七)烽火FiberHome

表12: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510005831.2一種細徑保偏光纖
2ZL201110355519.8彎曲不敏感微結構光纖及其製造方法
3ZL201430324755.8智能機頂盒
4ZL201410017258.2將OTN信號轉換為乙太網淨荷的方法及系統
5200510069270.9一種復用段保護和格狀網恢復結合的方法

表13: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572-2021多屏互動 基於遠程網絡的終端間互動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18663.2-2021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試驗 第2部分:機櫃和機架的地震試驗2021-10-112022-05-01
GB/T 40815.4-2021電氣和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符合英制系列和公制系列機櫃的熱管理 第4部分:電子機櫃中供水熱交換器的冷卻性能試驗2021-10-112022-05-01
GB/T 40815.2-2021電氣和電子設備機械結構 符合英制系列和公制系列機櫃的熱管理 第2部分:強迫風冷的確定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9290.7-2021發展中的電子設備構體機械結構模數序列 第2-5部分:分規範 25 mm設備構體的接口協調尺寸 各種設備用機櫃接口尺寸2021-10-112022-05-01

(八)普天POTEVIO

表14: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0920106204.8一種電調天線接口設備
2CN201310019476.5寬帶集群通信系統的組呼業務恢複方法
3CN201210186771.5頻偏估計和補償的方法和裝置
4CN201621435419.0一種排演雲服務系統
5CN201020655758.6一種車輛定位平台

表15: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686-2021可攜式寬帶應急通信系統總體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39838-2021基於LTE技術的寬帶集群通信(B-TrunC)系統 接口測試方法(第一階段) 終端到集群核心網接口2021-03-092021-10-01
GB/T 39839-2021基於LTE技術的寬帶集群通信(B-TrunC)系統 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2021-03-092021-10-01
GB/T 39840-2021基於LTE技術的寬帶集群通信(B-TrunC)系統 接口測試方法(第一階段) 空中接口2021-03-092021-10-01
GB/T 39845-2021基於LTE技術的寬帶集群通信(B-TrunC)系統 網絡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2021-03-092021-10-01

(九)中天科技ZTT

表16: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610958589.5一種光與無線FiWi網絡帶寬恢複方法及裝置
2ZL201510022474.0一種連續高溫延伸和不間斷切割玻璃棒的方法及其設備
3CN201610296541.2一種高清視頻信號傳輸用微型光電複合纜及其製作方法
4CN201620623895.9一種全乾式抗彎曲管道輸出光纜
5CN201621214423.4一種光纜縱包鋼帶或鋁帶自動焊接裝置用斜向移動裝置

表17: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819-2021架空線纜微風振動疲勞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7424.21-2021光纜總規範 第21部分:光纜基本試驗方法 機械性能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7424.23-2021光纜總規範 第23部分:光纜基本試驗方法 光纜元構件試驗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15972.47-2021光纖試驗方法規範 第47部分: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宏彎損耗2021-05-212021-12-01
GB/T 17651.2-2021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 第2部分:試驗程序和要求2021-04-302021-11-01

(十)中國信科CICT

表18:專利信息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15972.49-2021光纖試驗方法規範 第49部分: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微分模時延2021-10-112022-05-01
GB/T 20184-2021拉曼光纖放大器2021-10-112022-05-01
GB/T 18898.1-2021摻鉺光纖放大器 第1部分:C波段摻鉺光纖放大器2021-10-112022-05-01
GB/T 40646-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絡聯網技術要求 可見光成像通信2021-10-112022-05-01
GB/T 15972.32-2021光纖試驗方法規範 第32部分:機械性能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塗覆層可剝性2021-10-112022-05-01
通信相關排行
通信相關資訊
通信相關免費報告
通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