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網監測數據: 2024年A股已公布年報的968家上市公司每股淨資產_調整後統計顯示,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 諾誠健華、中芯國際、復旦微電、吉比特、比亞迪、寧德時代、紫金礦業、中國平安、凱萊英、招商銀行。
排名 | 股票代碼 | 公司名稱 | 時間 | 每股淨資產_調整後(元) |
---|---|---|---|---|
1 | 688428 | 諾誠健華 | 2024-12-31 | 287409.4803 |
2 | 688981 | 中芯國際 | 2024-12-31 | 654.6968 |
3 | 688385 | 復旦微電 | 2024-12-31 | 71.7542 |
4 | 603444 | 吉比特 | 2024-12-31 | 68.0456 |
5 | 002594 | 比亞迪 | 2024-12-31 | 63.6762 |
6 | 300750 | 寧德時代 | 2024-12-31 | 56.0763 |
7 | 601899 | 紫金礦業 | 2024-12-31 | 52.5947 |
8 | 601318 | 中國平安 | 2024-12-31 | 50.99 |
9 | 002821 | 凱萊英 | 2024-12-31 | 45.8108 |
10 | 600036 | 招商銀行 | 2024-12-31 | 41.46 |
數據來源:宇博資料庫
2015年11月3日,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獲豁免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3日,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於香港聯交所發行股份並上市,股票代碼為「09969」。
2000年4月3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於根據開曼群島法例註冊成立。 2004年3月18日,中芯國際於香港聯合交易所及紐約證交所同步上市,股票代碼分別為981(港股)及SMI(美股)。
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01385,原創業板代碼:08102)於1998年7月10日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國有企業上海復旦高技術公司的一部分,初步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0000元。公司於2000年8月4日在香港交易所創業板上市,2014年1月8日由創業板轉到主板上市。
公司前身是廈門市吉比特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26日;2010年1月20日,公司更名為廈門吉比特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前身深圳市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2月10日。經原國家經貿委《關於同意設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國經貿企改[2002]153號)以及《關於同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調整股本結構的復函》(國經貿廳企改函[2002]348號)批准,深圳市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收購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後以截至2002年4月30日經審計的淨資產390,868,003元為基準折合股本共計390,000,000股,於2002年6月11日變更設立公司,並於7月31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11年12月16日,公司前身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12月15日,公司名稱變更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經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體股[2000]22號文"關於同意設立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批准,於2000年8月17日以發起方式設立,於2000年9月6日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公司的營業執照號碼為:3500001002192。公司於2003年11月18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於2003年12月16日至12月22日首次向境外投資人發行400,544,000股H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0.1元),並於2003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經公司2003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更名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3月24日經國務院授權的審批部門批准,公司增加發行了140,000萬股境內上市內資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0.1元),並於2008年4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公司」,「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在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成長為我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在《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名列第10位,居全球保險集團第一;在美國《財富》世界500強名列第29位,蟬聯中國內地混合所有制企業第一。中國平安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截至2017年年底,集團總市值在全球金融集團中排名第6位,全球保險集團市值、品牌第一。 中國平安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堅持「科技引領金融,金融服務生活」的理念,以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為發展模式,聚焦「大金融資產」和「大醫療健康」兩大產業,並深度應用於「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金融、城市服務」五大生態圈,為客戶創造「專業,讓生活更簡單」的品牌體驗,獲得持續的利潤增長,向股東提供長期穩定的價值回報。 平安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平安銀行、平安信託、平安證券、平安基金等,涵蓋金融業各個領域,已發展成為中國少數能為客戶同時提供保險、銀行及投資等全方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金融企業之一。此外,中國平安還積極開拓包括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帳通、平安好房、壹錢包等在內的金融科技業務,並在規模與用戶數方面顯著增長。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近1萬億,淨利潤近1千億,納稅近1千億,保險、銀行、資產管理等業務板塊的各項指標保持領先市場的健康增長。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總資產達6.49萬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為4,734億元,個人金融客戶數達1.66億,網際網路用戶約4.36億,集團員工約180萬人。 近10年來,平安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500億元,集團內聚集了超過23000名科技研發人員和500位大數據專家,建立了6大技術研究院,在金融科技、醫療科技、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人臉識別、智能讀片、區塊鏈、智能音樂、智能環保等多項科研成果獲全球大獎。憑藉先進的科技優勢,結合豐富的應用場景,平安陸續孵化出陸金所、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金融壹帳通、智慧城市等多個科技創新平台,向社會輸出科技服務。其中,智慧城市雲平台方案也已在國內數十個城市陸續進行推廣,取得顯著成果。 同時,平安的科技服務已逐步走出中國,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多項全球領先科技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落地,得到國際市場的一致好評,為中國金融科技贏得了良好聲譽。 作為中國金融保險業中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企業,中國平安擁有完善的治理架構,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公司一直遵循對股東、客戶、員工、社會和合作夥伴負責的企業使命和治理原則,在一致的戰略、統一的品牌和文化基礎上,確保集團整體朝著共同的目標發展。通過建立完備的職能體系,清晰的發展戰略,領先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對等的信息披露制度,積極、熱情、高效的投資者關係服務理念,為中國平安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保障。 中國平安秉承「專業創造價值」的文化理念,在為股東、員工、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追求與各利益相關方的合作雙贏。2018年是中國平安成立30周年,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號召,全面啟動總投入100億元的「三村建設工程」,面向「村官、村醫、村教」實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三大精準脫貧計劃。中國平安連續十六年獲評「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稱號,連續十年榮獲「最具責任感企業」讚譽。
公司前身系凱萊英醫藥化學(天津)有限公司。2011年9月14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津開批(2011)437號批准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公司於2011年9月20日領取了更新後註冊號為12000040035153的營業執照,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於2021年12月10日,公司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銀復(1986)175號文、銀復(1987)86號文批准成立的商業銀行,由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於1987年3月31日在深圳招商局蛇口工業區設立的商業銀行。 2002年,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2]33號文批准,公司於3月19日至4月1日期間以每股人民幣7.30元發行人民幣股票普通股(A股)15億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扣除上市發行費用及加上籌集資金利息收入後,共募集資金現金淨額人民幣107.69億元。上述股票於2002年4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