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中國知名建築企業排名數據了解,中國知名建築企業排名為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建築公司、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工程公司、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廣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是中國知名建築企業排名詳細名單。
建築企業是指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從事建築商品生產和經營,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具體地講,建築企業是指從事鐵路、公路、隧道、橋樑、堤壩、電站、碼頭、機場、運動場、房屋(如廠房、劇院、旅館、醫院、商店、學校和住宅等)等土木工程建築活動,從事電力、通信線路、石油、燃氣、給水、排水、供熱等管道系統和各類機械設備、裝置的安裝活動,從事對建築物內、外裝飾裝修的設計、施工和安裝活動的企業。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1979年開始於香港從事建築業務,為一間採用縱向綜合業務模式的建築企業,主要從事樓宇建築及土木工程,同時包括地基工程、地盤勘測、機電工程、高速公路及橋樑工程、混凝土生產、混凝土預製件等周邊業務。2005年7月,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中國建築是香港大型建築商之一,持有五個由工務局發出的最高等級的C牌建造執照,可競投標額不受限制的公共樓宇建築、海港工程、道路與渠務、地盤開拓及水務工程。公司亦被納入第二組打樁類別專業承建商名冊,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最大NW2承建商之一。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2007年,在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42位,在世界品牌500強中排名第417位。2005年及2006年分別位列全球第四及第三大建築工程承包商。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實現了企業持續、健康、跨越式發展。如今的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已成為集生產經營與資本經營一體化、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國內與國際市場一體化的國有大型建築業企業集團,正向國內建築行業排頭兵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大公司大集團邁進。
結構分析與設計研究學科中心是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重點建設的學科中心,是集團內進行結構分析與研究的專業團隊。學科中心技術力量雄厚,在長期的科研活動中,學科中心與國內許多重要院、所、企業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目前,學科中心在以下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核心技術。
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是2003年8月15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核批准,由中國建築技術開發總公司改制成立。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集團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屬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投資控股。經董事會選舉,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原中國建築技術開發總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黃強為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湖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註冊資金壹億伍仟萬元,為國家大型一級建築施工總承包企業。公司現轄10餘個分公司以及1個建築規劃設計院,擁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建築工程設計、房地產開發以及園林綠化等10餘個資質;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具備對各類大中型建設項目提供工程諮詢、規劃設計、工程及配套設施施工的總承包能力。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是以原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研究院為核心,聯合機械工業第三設計研究院、機械工業第十一設計研究院(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等多家國家甲級勘察設計單位組建的大型科技型工程公司,隸屬於中央大型企業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總部設在杭州。
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是以工程承包、工程建設技術服務和工業裝備研發集成為主營業務的國有科技型、集團化的國際工程公司,是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營業收入百強單位之一,是亞洲最大的電工專用設備研發製造企業和省級文明單位。
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在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主要行業涉及建築、房產、旅遊、酒店、水電、教育、醫院、傳媒、金融、能源、商業、製造等領域。廣廈集團下轄的浙江廣廈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建設部推薦的全國建築業首家上市公司,1997年4月15日在上證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052。
湖南建工集團由湖南省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成立於1952年7月、集團母公司、核心企業、湖南省首家房屋建築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和具有特級、一級總承包等多項資質的緊密層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公司、第六工程公司、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工程機械廠,以及具有甲級建築設計資質的集團設計研究院、湖南建工集團企業技術中心、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建築高級技工學校(長沙職工大學)等單位組成。
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建築企業的任務就是在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和增進效益的基礎上,全面完成承擔的建設任務,並為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改善人民生活條件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