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原清宮御廚趙仁齋、孫紹然、王玉山、趙承壽等人,在北海公園北岸開辦了一家茶社,取名「仿膳」,意為仿照御膳房的製作方法烹製菜點。主要經營清宮糕點小吃及風味菜餚,以肉末燒餅、小窩頭、豌豆黃最為有名。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營改為國營,更名為「仿膳飯莊」。仿膳飯莊在近百年的經營中,傳承並發展了「清廷御膳」特色。
宮廷御膳匯集天下名廚,聚斂四方美食,代表中國古代飲食的最高水平,而清朝的宮廷御膳更是歷朝御膳的集大成者。「清廷御膳」著名的宴席當屬「滿漢全席」,「滿漢全席」選用名貴食材,集合滿族的燒烤與漢族的烹飪技法,百餘道菜匯南北風味之精萃,蔚為大觀。1979年,仿膳飯莊首次推出「滿漢全席」,但因珍貴食材越來越稀缺,仿膳飯莊便甄選了部分「滿漢全席」的精典菜餚,在保持傳統烹飪技法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才使其流傳至今。
仿膳「清廷御膳」取材講究,製作精細,形色美觀,口味以清鮮酥嫩見長,菜名形象生動、寓意豐富。為了確保傳統菜點的品質,仿膳一直堅持手工製作。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仿膳的菜餚除了美味,其背後的故事更是讓人津津樂道。聽著腳踏宮靴、頭頂鳳冠、身著宮廷旗袍的服務員娓娓道來這些趣事,仿佛不是在吃飯,而是在咀嚼清朝的宮廷歷史。近年來,仿膳飯莊曾幾十次派廚師代表團赴國外進行技術表演,多次在國內外重大外事接待活動中承擔重要接待任務,以「為國待客」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國烹飪技藝的精華、宮廷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