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超2億人,其中快遞物流行業從業者社保覆蓋率持續提升。在這一背景下,某頭部電商平台通過創新性實施"五險一金全覆蓋"制度,為超過萬名一線員工提供了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其經驗對行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公積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勞動人口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企業用工模式的革新與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某知名電商集團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其2023年已有1200餘名快遞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順利領取公積金及養老金,這一實踐為行業樹立了標杆。
該企業在成立早期即確立了"五險一金全覆蓋"的用工原則。儘管當時公司年營收僅3000萬元且面臨生存壓力,仍堅持為所有一線員工繳納公積金及社會保險。經過多輪內部協商調整後,最終實現企業全額承擔社保公積金費用,徹底解決了員工關於現金收入縮水的顧慮。
最新數據顯示,首批達到退休年齡的1200多名員工平均可一次性領取超過30萬元的公積金帳戶餘額,並享受每月5350元的企業補充養老金及醫療保障。這種"現金+保障"的組合模式,不僅解決了員工當前生活需求,更通過長期制度設計為家庭提供持續性支持。
隨著業務擴展至即時零售領域,該企業將外賣騎手納入正式勞動合同管理體系。目前已有超過10000名全職騎手獲得與員工同等的"五險一金"待遇,其個人繳納部分全部由企業承擔。這一舉措使騎手月均到手收入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約25%,且退休後可繼續享受公積金提取和醫療報銷權益。
該企業的實踐表明,當平台利潤率達到一定規模時,建立完善的一線員工保障體系具備可行性。目前其外賣業務已吸引40萬商家入駐,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同時,通過穩定騎手收入與福利投入構建了良性生態。這種將公積金制度優勢轉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模式,正在為行業樹立新標杆。
結語:公積金制度是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標尺
從早期3000萬元營收時的艱難堅持,到如今每年數千名員工受益的規模效應,該企業的實踐證明了長期主義用工理念的價值。當公積金不再只是政策要求,而是成為連接企業、勞動者與社會福祉的關鍵紐帶時,它將釋放出更大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這種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經驗,為平台經濟時代的勞動保障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