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化工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中國二氧化碳封存與利用規模將突破新高 海上CCUS項目加速低碳轉型
 二氧化碳 2025-03-26 20:56:4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預計到2025年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量有望達千億噸級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中國正加速推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的規模化應用。隨著首個海上大型CCUS項目的全面啟動,中國海油近日宣布其珠江口盆地恩平151平台將實現十年內向海底注入超百萬噸二氧化碳的里程碑進展,標誌著我國在碳減排關鍵技術領域邁入國際先進水平。

  一、海上CCUS項目開啟增產降碳新範式

  中國海油於2023年啟動的恩平151油田CCUS工程,通過精準定位地下1200至1600米處的優質儲層,將原本隨原油開採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並回注地層。該項目不僅有效解決了高含二氧化碳油田開發中的設施腐蝕和碳排放問題,更實現了單井覆蓋750萬噸低品位油藏資源的高效利用。截至2024年11月,海上CCS示範工程已安全運行近13000小時,累計封存二氧化碳超18萬噸,為後續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地質條件優勢釋放千億噸級封存潛力

  中國海域獨特的沉積盆地結構成為天然的"碳庫"。自然資源部2023年評估顯示,僅海上區域就具備封存量達2.58萬億噸二氧化碳的能力。恩平151平台所在的珠江口盆地,憑藉90米水深區位和多層優質儲集體優勢,為大規模實施岸基海洋協同封存提供了典範。這種"以油養碳、以碳促采"的開發模式,使低品位油氣資源開採效率提升的同時,每年可減少數十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三、全球競速中搶占CCUS技術制高點

  當前國際能源轉型競賽中,丹麥、挪威等國已開展海底封存實踐。中國通過自主研發突破低成本捕集技術,在建的120餘個CCUS項目形成600萬噸/年碳捕集能力。恩平151平台啟動的驅油項目更實現了從單純封存(CCS)到資源化利用(CCUS)的關鍵跨越,預計十年間將累計實現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量超百萬噸,並帶動油田產量提升。

  總結來看,中國海油此次海上CCUS工程的全面實施,不僅驗證了我國在複雜海洋環境下開展大規模碳減排的技術可行性,更展現了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的戰略布局。隨著2025年千億級封存目標的推進,這種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的發展模式,將成為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技術支撐,並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彰顯中國智慧與擔當。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二氧化碳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