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化工報告大廳了解:在生產成本提高與汽油價格壓低擠壓下,巴西甘蔗乙醇工業正面臨重大損失,「酒精的沙烏地阿拉伯」地位堪憂。
據農業諮商公司MBF Agribusiness指出,1月至今已有6家甘蔗乙醇提煉廠陸續進入破產重整清算程序,相當於前兩年的申請量。
2008年起,共56家提煉廠陷入這樣的情況,近期危機惡化是因國際市場糖價下跌,約2/3提煉廠處於營運赤字的困境,設備供應鏈受影響,2010年起營業額減少50%,裁撤5萬個職位。
巴西汽車用酒精燃料計劃誕生於1970年代軍政時期,目的為降低國家對進口石油依賴度,改善貿易平衡。
1990年代起,乙醇提煉廠積極朝現代化發展,巴西被喻為「酒精的沙烏地阿拉伯」,國內出廠新車近9成使用彈性發動機(可混合使用汽油或酒精),加上地球暖化問題惡化,使用其它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需要顯得更加迫切,酒精未來成長榮景可期。
但近年巴西似乎放棄投資鼓勵相關產業發展,將重心放在開發深海鹽層石油,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成為執政黨工黨政府最重視的國營事業。2006起更控制國內汽油價格,取消對酒精的優惠稅制,提高汽油零售商的競爭力。
儘管巴西酒精生產成本全球最低,每公升約0.2美元,甘蔗是研發製造酒精燃料效率最高的植物,每栽種1公頃可生產6000公升的乙醇,巴西的石油發展政策幾乎全面終結新的投資酒精計劃。
國際能源組織指出,目前各國擁有的技術與原料可確保2030年由生質燃料替代全世界使用的運輸燃料其中20%。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來說,巴西都有條件成為替代能源的強國,成為全球最大生質燃料輸出國,假如因政策問題阻礙發展,等於白白浪費寶貴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