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遊戲市場在2025年開年後呈現複雜態勢。儘管2月份收入環比出現回落,但同比仍保持兩位數增長,細分領域持續活躍,海外市場競爭力增強,AI技術加速滲透的多重信號表明,這一數字娛樂核心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與創新突破並存的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遊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2月中國遊戲市場整體收入達279.35億元,較上月下降10.11%,但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2.30%。行業分析指出,頭部產品春節活動效應提前釋放是主要因素——部分爆款遊戲在1月份集中推出節日限定內容後,2月運營節奏回歸常態導致收入波動。同時,2月自然天數較短也對短期營收產生約3%的客觀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季節性干擾後,市場仍保持穩健增長動能。
細分領域數據顯示,移動遊戲和客戶端遊戲兩大核心板塊熱度不減。移動端憑藉便捷性和社交屬性繼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而端游通過高質量內容更新維持了用戶黏性。儘管2月未能復刻1月元旦春節疊加效應的爆發式增長,但同比兩位數增幅印證了玩家群體消費能力的持續釋放。
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中國遊戲企業在全球Top 100移動遊戲中占比穩步提升。數據顯示,國產遊戲出海產品矩陣不斷優化,從東南亞到歐美市場均實現收入突破。本地化運營策略與IP聯動創新成為核心競爭力,頭部廠商通過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強化區域滲透能力。
隨著DeepSeek等大模型的商業化應用加速,遊戲行業迎來智能化升級浪潮。多家廠商已開始將生成式AI嵌入內容創作、用戶服務及數據分析環節,不僅提升研發效率30%以上,更催生出動態敘事、智能NPC交互等創新玩法。這一技術革命正推動行業進入"人機協同創造"新階段。
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現存遊戲相關企業總量突破55萬家,其中廣東省以11萬餘家領跑全國,海南(4萬)、江蘇(3萬)緊隨其後。超半數企業成立時間在五年以內,顯示行業持續活躍的創業態勢。但司法案件涉及比例達2.4%,反映出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合同爭議等風險問題。
綜合來看,中國遊戲產業正經歷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好趨勢,在技術創新驅動與全球化戰略雙輪推動下,行業有望突破周期性瓶頸實現持續進化。隨著AI技術深度融入開發運營全流程,未來將湧現更多跨次元互動體驗,重塑全球數字娛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