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成品油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全球成品油供需格局預測:供應或過剩60萬桶/日下的市場走勢分析
 成品油 2025-03-19 18:45:5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此標題為符合用戶要求設計,實際文章中作為總述內容呈現)

  隨著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可能過剩約60萬桶/日的預期,國內成品油價格在3月19日迎來年內最大跌幅。本次調價不僅創下三連跌紀錄,更折射出全球能源市場供需關係的深層變化。

  一、國內成品油價年內第三次下調 創單次最大跌幅

  根據最新調整方案,自3月19日24時起,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80元和270元。這是今年第六輪調價窗口開啟後的第三次下跌,累計實現"兩漲三跌一擱淺"的格局。與去年底相比,當前國內汽、柴油價格已整體回落175元/噸和165元/噸。具體到終端消費端,92號汽油每升降0.21元,95號汽油及柴油均下調0.23元,全國多數地區車用柴油零售價降至77.2元/升區間,92號汽油則回落至7.47.5元/升水平。

  二、供需兩端壓力加劇 成品油市場承壓走弱

  國際原油市場的供需失衡是本次調價的核心驅動力。供應端方面,OPEC+自4月起計劃每月增產13.8萬桶/日,釋放出擴大產能的明確信號;需求側則因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增速擔憂,IEA預計未來三年全球石油消費增長將面臨持續壓力。供需雙殺下,布倫特原油均價較上輪計價周期下跌6.26%,最終參考價格跌至67.34美元/桶。

  三、成品油價格回落 降低終端用能成本

  本次調價直接利好運輸行業及個人消費者:普通私家車加滿50升油箱可節省10.5元,市區通勤車輛每百公里減少約1.5元支出;大型物流貨車單趟運行成本則下降9.2元/百公里。這種成本傳導效應為交通物流、運輸服務等關聯產業提供了喘息空間。

  四、2025年全球供應過剩預期增強 成品油市場面臨新挑戰

  展望後市,多重因素交織將影響成品油價格走勢:地緣政治方面俄烏局勢緩和降低了突發性供應中斷風險;貿易層面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仍在發酵;而OPEC+的增產計劃與IEA預測的供需缺口擴大形成雙向壓力。綜合來看,未來12個月國際原油市場或延續震盪格局,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下一輪4月2日)存在繼續下調的可能性。

  總結而言,本次成品油價調整既是國際市場波動的直接映射,也預示著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加速下的長期趨勢。在全球供應過剩預期與需求增速放緩的雙重作用下,未來成品油市場將面臨價格中樞下移、供需關係重構等多重考驗,這要求產業鏈各環節需加快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成品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