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成品油市場表現較為疲軟,全年煉油能力維持高位,行業平均開工率小幅跌落。成品油產量小幅下滑,出口同比下降,表觀消費量由增轉降,但煤油消費出現明顯增長。2025年,隨著政策的進一步規範和市場的調整,成品油行業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將從市場運行特點、政策環境及未來展望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成品油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煉油能力維持高位,開工率小幅跌落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成品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4年中國煉油能力進一步提升,達到9.69億噸/年,位居世界第一。隨著裕龍石化、鎮海煉化二期等項目的陸續投產,中國千萬噸級煉廠已達37家,占中國煉油總產能的55%。然而,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及經濟復甦乏力等複雜環境影響,全年行業平均開工率降至69.9%,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國有大型煉化企業通過靈活調整產品結構保持裝置高效運行,而獨立煉廠平均開工率為59.91%,比2023年同期下降6.4%。
(二)原油加工量整體維持穩健,成品油產量小幅下滑
成品油市場特點分析資料顯示2024年,國內煉化行業在優化結構的同時,適度調整開工負荷,導致原油加工量亦有波動,但整體維持穩健水平。全年原油加工量達到70843.4萬噸,較2023年減少2634.4萬噸,同比下降3.59%。成品油累計產量為41917.1萬噸,同比下滑2.14%。其中,汽油產量16011.2萬噸,同比下降0.79%;柴油產量20340.2萬噸,同比下降6.39%;煤油產量5565.7萬噸,同比增長12.02%。
(三)成品油出口量止增回落,表觀消費量由增轉降
2024年全球成品油需求低迷,成品油出口利潤萎縮,多重利空因素導致成品油出口量止增回落,進口量小幅增長。全年中國成品油進口4823萬噸,同比增長1.0%;出口5814萬噸,同比下降7.2%;淨出口991萬噸。國內成品油消費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2024年成品油表觀消費總量降至4.13億噸,同比降幅達2.58%。汽油消費量1.62億噸,同比下降1.25%;柴油消費量2.12億噸,同比下降4.86%;煤油消費量3971萬噸,同比增長5.06%。
(四)汽柴油產銷率高位震盪,成品油行業庫存汽柴均跌
2024年,中國獨立煉廠平均汽柴油產銷率高位震盪,汽油產銷率100.47%、柴油產銷率100.09%,基本達到產銷平衡。全年成品油市場供需格局持續優化,全年產銷平衡率維持在98%以上高位區間,推動成品油庫存下降。汽油商業庫存平均為1151.1萬噸,同比下降15.50%;柴油商業庫存平均為1544.4萬噸,同比下降3.97%。
(五)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性下降,成品油批發價格震盪走低
2024年,國際原油市場呈現高度複雜性,多重矛盾交織導致價格劇烈震盪。全年國際油價呈現「M」型走勢,二季度沖高后持續回落。WTI均價75.82美元/桶,同比下降2.41%;布倫特均價80.72美元/桶,同比下降2.23%。國內成品油批發行情呈現「N」字型走勢發展,均價同比下滑。92號汽油批發均價為8467.5元/噸,同比下跌9.6%;95號汽油批發均價為8595.8元/噸,同比下跌13.7%;柴油批發均價為7260.2元/噸。
(一)成品油出口配額小幅上調,國有企業主導市場格局
2024年,商務部發放了3個批次成品油出口配額,總量為4100萬噸,與2023年相比增長2.53%。前六大油企合計占比達98%,市場集中度持續高位運行。中國石化以1626萬噸總量位居首位,占總配額40%;中國石油以1261萬噸緊隨其後。
(二)法治引領與標準革新雙輪驅動,助推成品油產業提質增效
2024年,我國通過政策法規與市場機制協同發力,構建起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明確要求實施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激勵政策,推進能源市場體系現代化建設。《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聚焦油氣產業鏈關鍵環節,系統規劃勘探開發、儲運基礎設施、煉化工藝升級及碳捕集封存技術四大重點領域的標準研製工作。
(三)深入推進煉油行業節能降碳,加強可再生能源替代
2024年,我國密集出台系列政策組合拳,圍繞產能調控、能效提升、清潔替代三個維度展開,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構建起市場化激勵機制,重點支持石化、化工等基礎工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煉油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設定量化目標,至2025年末,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嚴格控制在10億噸閾值,同時要求通過工藝革新與設備升級,實現兩年期節能量200萬噸標煤、二氧化碳減排500萬噸的硬性指標。
(四)強化行業自律與完善監管機制並進,構建成品油市場治理新格局
2024年,我國成品油行業以系統性思維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構建「自律約束-監管強化-設施保障」的全鏈條管理框架,夯實市場健康發展基礎。《成品油零售行業誠信經營自律公約》建立信用承諾、分級評價與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動零售端經營行為規範化。《2024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聚焦自然壟斷環節監管創新,要求修訂《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並開展專項督查,推動形成「管網中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生態。
(五)優化出口稅制與改革價格機制並舉,促進油氣產業轉型升級
2024年,政策制定者創新運用「稅收槓桿+價格信號」組合工具,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行業轉型升級。財政部等部委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將車用汽油、航空燃油及柴油退稅率由13%調降至9%。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完善成品油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創新建立「上限管控+市場協商」彈性定價模式,既通過政府指導價防範壟斷性定價,又保留市場化議價空間促進資源配置優化。
(六)聚焦產業革新與制度創新協同,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新範式
2024年,我國綠色低碳轉型邁入系統集成新階段,政策制定者以碳排放雙控為核心抓手,構建起覆蓋行業指引、技術革新、制度保障的完整政策生態。《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首次系統界定油氣領域低碳轉型路徑,將碳捕集封存、生物質燃料製備等18項技術納入優先發展序列。《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實現能耗管控向碳排放雙控的跨越,通過建立「總量約束+強度管理」雙維度調控機制,在石化、化工等關鍵領域先行試點碳排放預算管理制度。
(一)行業管理更為規範
2025年,國內成品油行業管理更為規範。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我國成品油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具體要求,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具體工作和任務。數電發票的全面推廣應用,使得加油站交易鏈路更為透明,稅務稽查能夠方便地追溯油品購進來源發票和銷售去向發票,核實加油站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交易是否真實合規。
(二)煉油產能維持高位,成品油產量或達峰值
2025年,煉油產能預計維持高位,成品油產量或將提高。在「十四五」減油增化戰略實施的背景下,部分落後煉油裝置將被整合,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交通運輸業的蓬勃發展,對成品油產量構成一定的拉動作用。預計國內煉油產能將達到9.6億~9.7億噸/年的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