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農產品貿易持續活躍的背景下,車厘子作為高附加值水果,已成為中智雙邊貿易的重要標誌性產品。中國與智利憑藉自貿協定紅利和供應鏈優勢,構建了穩定的車厘子貿易體系。2025 年,隨著消費升級與貿易政策優化,車厘子市場將呈現新的發展特徵。
(一)智利穩居中國車厘子進口首位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車厘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智利連續十多年保持中國進口車厘子第一大來源地地位。2025 年前 4 個月,我國對智利進出口總額達 1631.9 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 5.4%,增速高於全國整體進出口水平 3 個百分點。其中,車厘子進口額 175.4 億元,占同期自智利進口總值的 16.2%,凸顯其在雙邊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二)自貿協定推動貿易規模持續擴張
自中智自貿協定生效以來,雙邊貿易規模從 2006 年的 708.5 億元躍升至 2024 年的 4379.5 億元,年均增速達 11.2%。關稅減免、海關 AEO 互認等政策大幅降低貿易成本,車厘子作為關稅減免重點商品,憑藉冷鏈物流技術提升,實現從智利果園到中國消費者餐桌的高效流通,平均運輸時效縮短至 3-4 周,保鮮率提升至 95% 以上。
(三)多元化產品結構與消費升級趨勢
除車厘子外,我國自智利進口的凍蟹、大麻哈魚、牛油果等特色農產品增速顯著,2025 年前 4 個月分別增長 26.3%、180.9%、68.1%。這一趨勢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進口農產品的需求從單一品類向多元化延伸,車厘子作為高端水果代表,與其他品類共同構成進口農產品消費矩陣。
(一)消費市場擴容與供應鏈升級機遇
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車厘子消費從節慶性消費向日常消費滲透。2024 年數據顯示,一線城市車厘子人均年消費量達 1.2 公斤,二線城市增長至 0.8 公斤。供應鏈端,中智企業合作建設的智慧冷鏈倉儲中心投入運營,採用物聯網溫控技術,將損耗率從 8% 降至 5% 以下,同時支持 72 小時內全國配送,進一步釋放下沉市場潛力。
(二)國際競爭與國產替代壓力
儘管智利占據主導地位,但土耳其、美國等產區加速布局中國市場,2024 年土耳其車厘子對華出口量同比增長 45%,憑藉地理鄰近優勢搶占華北市場。國內雲南、山東等地車厘子種植規模擴大,2025 年預計產量突破 15 萬噸,國產替代率從 10% 提升至 18%,倒逼智利出口商優化品種結構,加大早熟、晚熟品種供應以錯峰競爭。
(三)可持續發展與貿易政策風險
智利車厘子產業面臨水資源短缺、農藥殘留標準升級等挑戰,中國海關對進口水果的檢驗檢疫要求趨嚴,2024 年因農殘超標退回批次同比增加 20%。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智利車厘子產區花期波動,2025 年預計減產 3%-5%,可能引發價格短期波動。
(一)貿易結構優化與品牌建設
中智雙方將聚焦車厘子品種升級,智利出口商計劃增加 「皇家黎明」「桑提娜」 等優質品種比例至 60%,並推出小規格包裝(2.5 公斤 / 箱)滿足單身經濟需求。中國進口商則通過電商平台打造 「智利車厘子」 地理標誌品牌,結合短視頻營銷提升消費者認知度,目標將品牌溢價率從當前 15% 提升至 25%。
(二)供應鏈數位化與綠色轉型
區塊鏈技術將應用於車厘子溯源體系,消費者掃碼可獲取種植地塊、採摘日期、運輸路徑等全流程數據,預計 2025 年溯源覆蓋率達 80%。同時,中智企業合作開發光伏冷鏈運輸船,降低運輸環節碳排放 30%,契合中國 「雙碳」 目標要求,增強可持續貿易競爭力。
(三)區域市場下沉與渠道創新
車厘子行業趨勢分析指出,依託社區團購、即時零售等新興渠道,車厘子將加速滲透三四線城市。2025 年,電商平台計劃在 300 個城市推出 「車厘子次日達」 服務,通過前置倉模式將配送時效縮短至 12 小時。線下商超則探索 「車厘子 + 烘焙」「車厘子 + 飲品」 等跨界組合,提升產品附加值。
2025 年,智利作為中國車厘子進口第一大來源地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雙邊貿易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驅動下持續增長。儘管面臨國際競爭加劇與國內產業升級壓力,通過品種優化、供應鏈創新與品牌建設,車厘子行業有望實現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型。未來,中智雙方需深化全產業鏈合作,共同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在滿足中國消費者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同時,構建更具韌性的全球水果貿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