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鐵路運輸系統持續優化服務網絡和運營效率,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脈。在2024年前四個月,一系列亮眼的數據指標不僅驗證了當前市場的活躍度,更為未來鐵路投資方向提供了關鍵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路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14月,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達11,224列,同比增長7.1%;累計發送旅客14.6億人次,較上年同期增長5.9%,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旅客周轉量完成5,325.61億人公里,同比提升1.7%。其中,外籍旅客發送量顯著攀升至568.7萬人次,增幅達32.1%,反映出鐵路跨境服務的持續優化與國際吸引力增強。
為滿足多元化出行需求,全國鐵路累計開行旅遊列車367列,同比增長23%。這一增長不僅帶動了沿線旅遊經濟發展,更有效響應了「銀髮經濟」等新興市場的需求。跨境線路表現尤為突出:廣深港高鐵發送跨境旅客1,017.2萬人次,同比上升14.7%;中老鐵路跨境客流也實現32.5%的顯著增長至10.5萬人次,凸顯國際通道建設對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推動作用。
在提升運營效率方面,計次票、定期票等新型票務產品已覆蓋70條線路,進一步便利高頻出行群體。技術應用層面,京津城際鐵路8個站點實現刷第三代社保卡乘車功能,標誌著鐵路與民生服務系統的深度融合。此類創新不僅優化了乘客體驗,也為未來智慧化、數位化的鐵路投資方向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2024年鐵路運輸市場的表現充分體現了其在連接區域經濟與民生出行中的核心作用。隨著旅遊經濟和跨境交流的持續升溫,疊加新型票務模式對服務效率的提升,未來鐵路投資將更注重網絡優化、技術升級和服務創新,進一步釋放行業發展潛力。數據背後折射出的不僅是運營規模的擴大,更是中國鐵路系統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的關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