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憑藉獨特的優勢快速崛起,成為保險領域備受矚目的力量。它在市場規模、政策支持等方面展現出積極態勢,但也面臨著產品結構、信息安全、數據利用等諸多問題。同時,行業既迎來數位化戰略驅動、市場空間擴容等機遇,也遭遇數據管理、產品創新等挑戰。深入探究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發展現狀、機遇與挑戰,並尋求有效的發展對策,對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我國網際網路保險雖起步晚於西方已開發國家,但其市場規模卻在不斷壯大。自2013年10 月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成立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模式迅速發展,眾多營銷中介平台相繼湧現。截至2022年底,我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從 2013年的60家增長至129家,保費規模也呈逐年遞增趨勢。2022年原保費收入規模達到 4782.5 億元,同比增長 26.6%,占國內保險行業原保費收入比重達10.2%,網際網路保險在保險行業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政策支持力度強勁:國家政策為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作為保險行業新業態,網際網路保險自開展業務以來就受到高度重視,近 3 年更是不斷有各項政策出台,從業務開展到行業監管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如 2020 年 6 月的相關通知規範銷售行為,減少流程糾紛;2020年12月的監管辦法對業務進行全面監管等,這些政策為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隨著網際網路公司數量增加,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看似豐富,但結構較為單一,同質化程度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主要集中在以車險為主的財產保險和以分紅險、萬能險等理財類保險為主的人身險。在產品設計上,保險費率制定、保障範圍、理賠方式等方面大同小異,同類產品競爭多以價格戰為主,整體呈現以高收益險種為主體的單一化結構,消費者難以區分產品特色和優勢。
信息安全與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網際網路信息發展在拓寬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同時,也對信息安全監管提出更高要求,消費者權益保護成為行業重點關注問題。在保險業務開展過程中,網絡安全意識缺失和設備保管不當,可能導致網絡第三者攻擊風險,信息技術監管不到位進一步引發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近兩年,保險公司投訴案件雖總體下降,但仍處於高位,2023 年第一季度達 26188 件,其中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投訴占比均為 56.48%,主要投訴事件為銷售糾紛和理賠糾紛。銷售中,保險公司可能隱瞞產品潛在風險,侵犯消費者知情權,信息安全監管不到位還可能導致消費者信息泄露,威脅其信息和財產安全。
數據資源價值未充分釋放:與傳統保險企業不同,網際網路保險企業以線上業務為主,依賴網際網路海量數據開展業務,數據資產是其主要構成部分,充分釋放數據資源價值對網際網路保險發展至關重要。但從網際網路企業經營現狀來看,儘管保費規模逐年增加,盈利狀況卻不佳,基本處於經營虧損狀態,這表明其內部數據資源價值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實現數據資源價值的充分釋放是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發展的關鍵方向。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賴網際網路數據,國家數位化戰略是其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國家已將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到戰略高度,強調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和發展數字經濟,數據資源利用成為建設數字強國的重點領域和重要手段,數位化發展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國家及相關政府部門一系列數據經濟政策文件和報告的出台,完善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為網際網路保險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激發了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潛力。
數字經濟背景下,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量持續增加,網民結構年輕化趨勢顯著,網際網路保險普及率進一步提高,為行業發展拓展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截至 2023 年末,我國網際網路網民數量高達 10.92 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 77.50%。從網民結構來看,30 - 39 歲人群占比最高,達 19.2%,主要是 「80 後」 和 「90 後」 年輕群體,為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注入活力。新增網民主要是 「95 後」 和 「00 後」,受消費升級影響,他們更傾向於接受網際網路保險,網民數量和結構的變化為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完善的監管體系是網際網路保險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數字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提供了更便捷的監管方式,降低了監管成本,推動網際網路保險監管體系逐漸成熟。從 2011 年初步明確發展要求,到 2015 年首個系統性監管制度發布,再到 2020 年進一步明確業務及監管邊界,隨著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不斷成熟,監管體系也在持續完善。
據《2025-2030年中國網際網路保險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傳統保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高度依賴網際網路海量數據,保險公司在數據採集、篩選、加工處理和應用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以不同險種為例,對醫療保險、人身險、車險等,保險公司需基於採集的大量數據對客戶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和存儲,並分類管理,這一過程成本高昂。在數據應用時,還需考慮時效性,不斷更新數據,進一步增加了業務成本,如何實現數據管理與應用的降本增效是網際網路保險業未來發展的一大挑戰。
保險產品結構多元化是網際網路保險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保險產品數量雖不斷增加,但同質化嚴重,難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數位技術的應用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降低了創新成本,同時也加劇了企業間競爭,網際網路保險企業亟需創新產品模式,優化產品種類,以獲得競爭優勢,實現保險產品結構多元化。
數字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提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便捷性的同時,也加大了經營風險和消費者面臨的欺詐風險。保險產品的保障性和審慎性特徵與網際網路保險產品創新的複雜性和快速傳播特性相互矛盾,放大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線上交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使得消費者面臨的欺詐風險增加,構建完善的風險管控平台和體系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隨著消費模式轉變,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模式已成為保險行業主流趨勢,但我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企業經營經驗不足,多處於虧損狀態,消費者線上保險維權體系不健全,信任度較低。為實現行業持續發展,需完善網際網路保險業法律法規。首先,在原有《保險法》基礎上補充網際網路保險相關內容,明確企業經營範圍、運營資質、信息披露等要求,規範業務開展。其次,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確保其有有效申訴舉報渠道,維護合法權益。最後,強化監管,防範網際網路保險詐騙事件發生。
數位技術的發展為保險產品創新提供了新思路。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可利用數位技術擴大數據收集範圍,深入挖掘和分析數據,實現保險產品設計的個性化和場景化。通過人工智慧等技術,更精準地收集客戶個人信息和金融信息,以客戶為中心設計針對不同群體的特定保險產品,還可根據客戶特定需求定製個性化產品,實現保險產品開發的差異化和層次化創新。
信息安全建設是網際網路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築牢信息安全壁壘、保護消費者權益至關重要。客戶隱私與信息資源共享的矛盾易引發信息安全問題,實現兩者平衡是網際網路行業面臨的難題。網際網路公司應充分發揮數位技術優勢,建立完善的線上信息維護平台管理體系,規範管理流程,從客戶信息採集、數據管理到隱私保護建立層級化管理模式,定期測試平台系統穩定性,制定風險應急策略,保障消費者權益。
數據資產是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核心資產,加強數據資源管理和應用對行業產品創新、業務拓展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發展降低了數據獲取成本,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但採集到的海量數據來源廣泛、質量不一,難以直接使用。因此,利用數位技術對數據進行分類、篩選、存儲和整合十分必要。網際網路保險行業應藉助數字經濟提供的技術支撐,搭建數據資產管理平台,對數據進行有效加工處理和存儲,合理利用數據開展業務。
綜上所述,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發展勢頭迅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且獲得了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同時也面臨著監管體系逐步完善、市場空間持續擴容等良好機遇。然而,行業發展也存在諸多瓶頸和挑戰,如產品結構單一、信息安全監管不足、數據資源價值未充分釋放,以及數據管理應用成本高、產品創新困難、風險管控任務重等問題。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融合數位技術創新產品、築牢信息安全壁壘、加強數據資源管理和應用等一系列對策與建議的實施,有望推動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突破發展困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