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植物保護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除草機行業政策分析:政策推動水稻機械除草機不斷優化性能
 除草機 2025-05-23 19:03:51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當下,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其種植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備受關注。尤其是除草環節,傳統方式存在諸多弊端,而機械除草機的應用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隨著2025年除草機行業相關政策的出台,水稻機械除草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其發展現狀、技術提升以及效益發揮都成為農業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

2025年除草機行業政策分析:政策推動水稻機械除草機不斷優化性能

  一、水稻機械除草機發展背景與必要性

  水稻種植面積達 2032.56 萬 hm 左右,在我國糧食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雜草一直是水稻種植的大敵,每年因草害導致水稻損失率約為 15%。目前,除草劑是我國水稻種植主要除草手段,用量占農藥的 40% 左右,且使用量逐年上升。但化學除草劑的濫用帶來了雜草抗藥性、作物藥害、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威脅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同時,農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加劇,數量減少,難以承擔高強度的人工除草工作,農業生產效率亟待提升。《2025-2030年中國除草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25 年,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到 2025 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 2025 年,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化學農藥使用強度力爭比 「十三五」 期間降低 5% ,這使得推廣水稻機械除草機,減少除草劑使用,成為農業生產的必然選擇。

  二、水稻機械除草機發展現狀

  從世界範圍來看,歐美國家水稻種植多採用飛機撒播技術,田間雜草防治以化學防治為主,機械除草方式少見。而日本作為水稻機械化技術的領先者,在水稻機械除草機的研發和應用方面成果顯著。其開發的水田機械除草機已在全國推廣,行間除草通過拔出、掩埋、碾壓、割斷等方式,利用隔絕空氣使雜草枯死,主要形式有耙齒式、旋轉割刀式、米字輪式等;株間除草則利用雜草和水稻根系深度差異,通過傘形除草盤、梳刷式、擺動往復式等部件去除雜草。

  在國內,水稻除草機械發展相對滯後。過去,人工除草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作業效率低、適應性差。20 世紀 90 年代,化學除草劑的推廣提高了除草效率,但隨著綠色防控理念的興起,水稻機械化除草逐漸受重視。目前,小型手扶式 3 行以下除草機在部分地區得到應用,但生產企業少、產量低、機具簡單、配套動力小、勞動強度大、效力低、應用局限,難以大面積推廣。大型機械除草機的研製剛剛起步,部分企業仿製國外產品存在地形適應性差、除草率低、傷苗埋苗等問題,一些研究機構雖取得一定成果,但距實際應用仍有差距。

  三、水稻機械除草機技術改進策略

  (一)開展適應性機構改造

  國外先進除草機具直接應用於我國存在諸多問題。要充分考慮本地農業環境、農作物種植方式、土壤特點、氣候條件以及農民需求,對除草機進行適應性改造。例如,將行走輪改為四輪驅動、四輪可動,減小轉彎半徑,減少對土壤壓力,避免打滑,降低對秧苗的傷害。針對我國不同地區雜草種類繁多、特性各異的情況,如莎草類雜草根莖發達,難以用常規手段根除,農機科研單位和製造廠應優化除草機構設計,開發多模式除草系統,以適應不同工作條件。

  (二)引入智能監控與控制技術

  藉助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對水稻除草作業的實時監控和智能控制。通過傳感器、攝像頭、北斗衛星導航等設備,實時採集水田雜草生長信息,經系統處理分析,為除草作業提供數據支持。基於智能監控系統的除草機,能根據雜草生長情況精準控制行距和苗距,自動調整作業參數,實現精確作業。同時,利用智能控制系統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不同地域、氣候和水稻品種,自主調整除草策略,在保證除草效果的同時,降低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三)探索全新物理除草方式

  借鑑國外經驗,在現有基礎上探索新的物理除草方式。如小型船式除草機,在秧苗生長初期作業,通過尾部鐵鏈和三角叉拔出雜草,並利用起漿隔絕光照抑制雜草生長;還有利用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圖像識別區分雜草和作物,再用高壓脈衝電流精準電擊殺死雜草的除草機器人,都為除草機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推廣高精度平整機械應用

  適宜的地塊條件是除草機高效運行的基礎。我國目前使用的整地機械較為粗放,高精度衛星平地機應用較少,導致土地不平整,影響除草機作業效果和農作物生長。因此,應加強推廣高效平整地機械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為除草機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五)制定統一作業規範和標準

  農業農機主管部門應牽頭制定行業統一的作業規範和標準並推廣。統一的標準和規範有助於提升產品質量,減少低質量產品,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行業競爭力,推動各方合作交流,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行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四、水稻機械除草機效益分析

  (一)顯著的社會效益

  水稻機械除草機的推廣使用能大幅提高水稻種植效率,自動化作業減輕了農民勞動壓力,使農田管理更高效。同時,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創新方向,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進。此外,還刺激了農機製造業的發展,創造了就業機會,帶動了相關產業鏈增長,提升了行業競爭力。

  (二)可觀的經濟效益

  使用機械除草機可降低農藥和勞動力成本,通過物理或機械方式除草,節省了大量費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隨著需求增加,製造商加大研發生產投入,推動農業機械製造業發展,促進經濟繁榮。而且,有效去除雜草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環境,提高了水稻產量和質量,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三)良好的生態效益

  機械除草機減少了對化學農藥的依賴,降低了農藥使用量,減少了對土壤、水源的污染風險。有效去除雜草為水稻生長提供更好環境,促進水稻根系發達和養分吸收,改善了水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功能。同時,機械除草機能選擇性去除雜草,保護了農田周圍自然植被和生物棲息地,有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

  綜上所述,在2025年除草機行業政策的推動下,水稻機械除草機的發展意義重大。儘管目前我國水稻機械除草機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但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進措施,其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方面都展現出巨大潛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水稻機械除草機將不斷優化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為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助力農業現代化進程邁向新台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除草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