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運動裝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運動服產業布局分析:產業集群與引進外資對運動服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運動服 2025-05-26 18:05:43

  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和產業格局持續演變的背景下,運動服產業作為極具活力的行業之一,其發展態勢備受矚目。產業集群與引進外資對運動服產業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二者相互交織,共同塑造著運動服產業的格局。深入探究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對運動服產業的作用,對於把握運動服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2025年運動服產業布局分析:產業集群與引進外資對運動服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一、產業集群與運動服產業發展的理論基石:規模經濟視角

  規模經濟是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重要路徑,也是理解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從理論層面看,單個企業內部規模經濟的實現需要市場條件不變、技術水平不變、要素價格不變這三個前提。隨著經濟發展,這些條件逐漸發生變化。市場類型從接近完全競爭向不完全競爭轉變,市場規模因消費差異化、產品多元化而改變,單一產品市場規模縮小,企業難以通過大批量生產單一產品分攤固定成本,內部規模經濟受限。

  在技術水平方面,電子、計算機等重大技術革命,尤其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融合、網際網路普及後,企業追求規模經濟的外部環境改變,技術共享成為實現規模的重要因素。網絡經濟時代,規模經濟更多來自知識、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共享,企業資源配置方式呈現單個企業內部規模經濟和特定區域產業集聚並存的狀態。

  《2025-2030年中國運動服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從降低生產要素價格角度,企業在採購生產要素時面臨調查、合同、運籌等成本,為控制交易成本進行的併購等行為,會影響企業內部規模經濟效益。當企業無法取得內部規模經濟收益時,就會追求外部規模經濟,推動關聯企業在特定區域集聚。產業集聚從經濟發展過程看,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從企業角度,是謀求利潤最大化的手段;從規模經濟角度,是企業從外部追求低廉生產要素的結果。

  二、運動服產業集群的分類與特點剖析

  產業集群分類方式多樣,從不同角度分類能更清晰認識運動服產業集群的特點。按照產業集群形成路徑、性質、組織形式可進行不同分類。按性質分,運動服產業集群可能屬於傳統產業集群,以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工業部門為主,眾多中小企業在空間集中形成市場組織網絡;也可能是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依託科研力量,企業間合作緊密,創新氛圍濃厚;還可能是資本與技術結合型產業集群 。

  從組織形式看,馬歇爾式產業區中,運動服企業可能承接跨國公司非核心外包業務,為其貼牌生產;輪軸式產業區里,以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為核心與當地運動服企業組成生產網絡;衛星平台式產業區中,跨國公司子公司涉及產業寬泛,部分可能涉足運動服生產 。

  不同類型產業集群有各自特點,規模遞增收益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催化因素,它帶來熟練勞動力集中、專業化投入和服務發展以及知識溢出效應等馬歇爾式外部經濟。但中國各地因廉價生產要素供給和地方政府激勵政策,出現產業集群同質性問題,眾多地區發展電子等重複性產業集群,以馬歇爾式產業區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在我國運動服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其特點對利用外資和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帶來挑戰 。

  三、運動服產業集群對外連結模式與困境解析

  以馬歇爾式產業區為樣本分析運動服產業集群對外連結,中國的馬歇爾式產業區在運動服產業表現出獨特特點。運動服生產企業對外連結多通過單個企業為跨國公司貼牌生產與世界市場互動 。中國運動服生產廠商通常採用跨國公司指定品牌和明確要求進行生產、指定品牌選配料生產、企業自主開發系列產品供委託方選擇等方式為跨國公司貼牌生產 。

  儘管中國運動服生產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承受了外資技術溢出效應,具備多種貼牌生產能力,但距離形成國際競爭力仍有較大差距。一方面,設計、品牌等作為跨國公司核心競爭力載體,難以轉讓給中國企業;另一方面,品牌等帶有地方 「根植」 性,難以通過引進外資獲得 。這導致集群區內企業相互爭奪跨國公司訂單,而非合作提高技術水平,限制了運動服產業發展 。

  四、運動服 OEM 模式的發展前景與挑戰展望

  中國運動服 OEM 模式是在引進外資和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在引進外資前,運動服生產企業已擁有土地、勞動等非流動生產要素,通過生產活動掌握了加工技術,也具備了部分流動生產要素 。然而,從發展前景看,運動服生產企業要實現從 OEM 向擁有自主品牌、自主設計的轉變困難重重 。

  地方政府過度使用產業激勵與區域激勵政策,使得產業集群同質化,馬歇爾式產業區的特徵不利於中國運動服企業通過引進外資提高國際競爭力。運動服企業難以獲取設計、品牌等核心要素,難以突破 OEM 模式限制,在全球價值鏈中仍處於低端位置 。

  綜上所述,產業集群與引進外資對中國運動服產業發展影響深遠。規模經濟理論為理解產業集群形成提供基礎,不同類型產業集群特點各異,馬歇爾式產業區主導下的運動服產業集群對外連結模式存在諸多問題,限制了運動服 OEM 模式的升級和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要推動運動服產業發展,需優化產業集群布局,改變過度依賴外資貼牌生產的模式,加強創新和品牌建設,擺脫同質化競爭困境,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從而實現運動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運動服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