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2025年飼料行業展現出顯著的全球化擴張特徵。數據顯示,中國頭部飼料企業正通過資本運作與區域深耕策略,加速搶占海外市場份額。尤其在亞洲新興市場、非洲及拉美地區,飼料需求增長與本土產業短板形成鮮明對比,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戰略機遇。本文結合最新行業數據,解析飼料企業全球化布局背後的市場邏輯與戰略價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飼料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作為中國飼料行業領軍企業,海大集團於2025年9月完成對境外飼料、種苗及動保業務的整合重組,並計劃推動控股子公司海大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分拆數據顯示,此次重組涵蓋亞洲(不含東亞)、非洲和拉丁美洲三大區域市場,目標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強化境外產能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大集團海外飼料銷量同比增長40%,境外收入達82.18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升至13.97%。公司明確規劃2030年海外飼料銷量目標為720萬噸,較2024年236萬噸銷量存在顯著增長空間。
國內飼料行業數據顯示,2021-2024年海大集團飼料業務增速從43.39%持續下滑至-4.82%,與海外市場形成鮮明反差。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境外市場收入增速達10.87%,遠超國內區域表現。新希望、粵海飼料等企業布局軌跡印證這一趨勢:越南市場已形成競爭紅海,而非洲與拉美地區正成為增量藍海。以越南為例,作為海大集團海外最大市場,2024年飼料銷量增速達25%-30%,而印尼增速更超40%。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對動物蛋白需求年增長率普遍超過5%,但飼料工業化率不足30%,市場缺口顯著。
海大集團選擇避開東亞競爭密集區,聚焦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戰略調整值得關注。非洲地區人口年增長率約2.5%,動物蛋白消費量預計2030年翻倍,但本地飼料產能僅能滿足60%需求。拉美地區雖具備畜牧業基礎,但優質飼料滲透率不足40%,技術升級空間顯著。數據顯示,2024年海大海外飼料銷量前兩大市場增速差異已顯現區域選擇價值。不過,跨國運營需應對匯率波動、政策壁壘等挑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新興市場運營成本同比上升8%-12%,要求企業加強本地化供應鏈建設。
2025年飼料行業呈現明顯的全球化競爭格局,中國頭部企業通過資本重組與區域深耕,正在重塑全球飼料產業版圖。海外市場增量空間與本土產業升級需求形成雙重驅動力,但需平衡擴張速度與運營質量。隨著非洲及拉美市場滲透率提升,飼料企業需在技術輸出、本地化適配等方面持續創新,才能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當前數據顯示,頭部企業海外布局成效顯著,但區域市場差異性要求企業建立靈活高效的全球化管理體系,這將成為未來飼料行業決勝的關鍵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