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1日,隨著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局長李華中一聲令下,50輛戰略運輸保障車輛,裝滿1800多噸戰略物資,從山西大同編隊出發,進行戰略物資道路運輸實戰演練。就在今年12月,山西省已組建完成12支戰略物資道路運輸保障車隊。這些保障車隊分布山西各地,平時忙於經濟運輸,流動性強,在關鍵時刻,如何調用這些戰略保障車輛?這並不是難事,因為全省515輛戰略運輸車輛全部都在省運管局的「掌控」之下。為了掌握企業和車隊的情況,增強對車隊實時指揮的能力,省運管局對每輛戰備運輸保障車都建立的電子檔案,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並建設了戰略物資道路運輸保障體系GPS運營管理平台。通過省、市、車隊(企業)三級管理平台,有效、直觀、快捷地進行戰略物資道路運輸保障車隊地指揮調度。就在今年11月30日,山西省道路運輸GPS安全管理服務系統省級平台建設已經完成並通過專家驗收,並全面啟動各市級(二級)平台建設工程,從而更有效地提升道路運輸行業管理部門對運輸市場及運輸企業安全監管和服務的能力,提升山西省道路運輸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山西臨汾市堯都區道路運輸管理所的稽查人員在進行運政執法時,憑藉手中一台手機大小的設備,運政執法人員就可以隨時隨地與全省統一的運政資料庫進行互聯、數據共享,對車輛進行即時核查,做出快速反應,同時還可以實現相關法律法規的查詢等功能——這台小小的設備就是目前山西運管系統正在使用的運政聯網移動稽查專用設備。目前,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正在全面推廣掌上運政聯網移動稽查系統,開展運政聯網車載移動稽查系統試點,通過攝像機、車牌識別儀、筆記本、無線上網等設備系統集成一體,即時調查取證、查詢車輛、人員、業戶的資源,增強運政稽查手段,提高運政稽查技術裝備,以電子稽查方式加強執法的針對性,減少移動執法稽查工作的隨意性,實現文明執法。
道路運輸是服務性行業,與人民群眾的生活關係極大。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道路運輸的需要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質量的運輸服務必須由信息化來支撐。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近幾年來,大力加快道路運輸信息化建設步伐,將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列入全省運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不斷提高運管機構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加快「數字運管」、「智能運管」建設步伐,促進了山西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也促進了監管方式、服務理念的變革,為實現道路運輸行業跨越式發展構築了堅強的支點。而以上這兩幕,只是山西運輸行業多年來開展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用信息化梳理業務流程
以前,基層運輸信息的採集、共享,一直是令省運管局工作人員頭疼的問題,沒有統一的資料庫、沒有統一的業務軟體、沒有完善的網絡平台,許多工作難以展開。而現在,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建設」的原則,山西省運管局建立了省、市、縣三級運政2M光纜數字專網。有了運政專網,就好比有了信息高速路,各項業務通過專網互聯互通。
作為一名基層運管人員,小張以前受理客運線路審批業務,都要不厭其煩的填寫各種表格,還要進行好幾道繁雜的手續。如今,小張只需要通過一台電腦,這些業務瞬間就可以完成。而這歸功於省運管局在運政專網上建立的「山西運政管理系統」。今後,運輸業戶通過網絡可以及時查詢到自己業務的受理情況。
目前,山西建立了全省運管系統統一的數據處理中心,統一了全省運政業務管理軟體,開發了「山西運政管理系統」,並在全省統一推廣應用。該系統涵蓋了運政日常管理的全部業務,統一規範了全省運政管理的各項業務流程,實現了運政業務辦理的網絡化、微機化,促進了政務公開,推動了電子政務平台建設。在統一全省運政管理軟體的基礎上,建設了全省統一運政管理資料庫。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道路運輸管理費、客運附加費數據全部進庫,實現了全省統一管理、數據共享。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數據目前正在導入運政管理系統資料庫。「兩證」、「兩費」、「一員」資料庫的建立和完善,為建立全省數據處理中心提供了基本條件和數據支持。
省運管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宋偉告訴記者,通過信息化的建設,梳理了全省運管系統的業務流程,實現整個業務的規範化、制度化。宋偉舉例說,通過信息化,強化了從業資格證件管理,我們建立了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管理資料庫,類似運輸企業借用從業人員資質的現象將不會發生,通過資料庫我們還逐步實現了異地稽查信息共享。宋偉深有體會地說,通過信息化建設,嚴格了運管業務流程,避免了業務中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護了基層運管幹部。同時,通過這幾年信息化的應用,「兩費」的徵收額得到大幅度提高。
山西運管充分利用運政專網網絡資源,還建設了省運管局與11個市運管局、處的視頻會議系統,有效地節約了會議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依託運政專網,建設了省、市、縣三級VOIP電話系統,實現了運管部門內部通話零話費,降低了辦公成本。同時,利用運政專網進行公文收發,96566全省零話費相互轉接,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資源浪費,僅今年節約辦公經費就達50多萬元。
充分體現服務理念
當前,政府正在從管理型向服務管理型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網站成為政府加強管理和改善公共服務的重要依託。今年11月30日,山西交通運輸網站正式開通,詮釋了山西運管通過網站提升服務的理念。
山西交通運輸網站建設了省、市、縣,「1+11+132」個山西運管網站群。登錄網站,通過公眾服務欄目,可以方便地查詢客運班次、維修救援、客運站場、駕校等信息,同時,網站實現了政務公示、受理指南等功能。另外,網站和山西物流信息平台(中國物流網際網路)合作發布的省內外物流信息,極大地方便了全省運輸業戶,物流信息每天有16至30萬條,這些物流信息減少了汽車運輸的空載,降低了物流成本。運管局通過網站實現了社會公眾、道路運輸經營者與運管部門之間的互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極大地方便了廣大群眾和道路運輸經營者。
而2006年1月18日山西96566運政熱線的正式開通,以「全天候24小時、一站式首問負責制」的服務方式服務於社會公眾,在處理百姓投訴的同時,還結合190多家維修救援企業,建立了覆蓋全省的汽車維修救援服務系統。運政熱線不僅為社會公眾提供了直接與運管部門對話的窗口,鑄就了打擊非法和違章道路運輸經營行為的利劍,而且使運管工作更加信息化、透明化、規範化,實現了真正為民服務,為運管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試點示範助推信息化健康發展
信息化建設離不開規劃先行,有了規劃,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就可以少走彎路。
省運管局組織專人、專題研究,編制了山西省道路運輸行業信息化發展「十一五」規劃。該規劃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重構政府、企業、經營對象三者間和諧統一關係,對三者需求進行合理分析與整合,明確了山西道路運輸行業「十一五」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建設方針、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以及2006年至2008年度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和實施計劃,成為指導山西道路運輸行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在制定規劃的同時,省運管局逐步完善規章、制度,先後制定了《山西省運管系統信息化工作管理辦法》、《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科技項目管理辦法》、《山西省交通運輸管理局區域網管理辦法》等八項各種規章制度,明確了全省運管信息化建設的資金來源,對全省運管系統信息化工作開展、科技項目的建設、網絡的使用、安全管理等實現了統一規劃和規範管理。